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梁漱溟"考察"延安的答案

文世芳    2017-10-11 13:55: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梁漱溟
  资料图片

1938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带着“对于中国共产党作一考察”“对于中共负责人有意见要交换”两个“蕴蓄已久”的目的访问延安。此次访问,世人最关注的是梁漱溟与毛泽东的8次谈话。正如梁漱溟所言,他“愈问愈惊,多有出人意表者”。历史的走向,往往就蕴含在这些“出人意表”的细微之处。

梁漱溟访问之时正当严冬,举目所见,荒凉凄惨。人口之稀少,地方之穷苦,一望而知。愈荒即愈苦,其苦自不待言。但梁漱溟依然忍不住“证言”:“延安确是苦”!但苦不足奇,奇的是,“在极苦的物质环境中,那里的气象确是活泼,精神确是发扬”。

梁漱溟眼中的延安,所有人都是忙碌的,没有闲人。他说:满街满谷,除乡下人外,男男女女皆穿制服,稀见长袍与洋装。人都很忙!无悠闲雅静之意。军队皆开赴前方,只有些保安队。

梁漱溟眼中延安的教育是成功的,亮点纷呈。他说延安的教育花样新鲜,趣味丰富。内容组织、课程科目、教学方法、生活上各种安排,值得欣赏之点甚多。许多学生来自北平、天津、上海及南洋等处,起居饮食比从前不知苦多少倍,而求学兴趣转胜,一般身体并不见差。

梁漱溟眼中延安的生活风气很好,人人好学。他说:一般看去,各项人等,生活水准都差不多;没有享受优厚的人,是一种好的风气。人人喜欢研究,喜欢学习,或者说人人都像学生。这又是一种好的风气。爱唱歌、爱开会,亦是他们的一种风气。天色微明,从被窝中坐起,便口中哼啊抑扬,此唱彼和,仿佛一切劳苦都由此而忘却!人与人之间情趣增加,精神上互为感召流通。

梁漱溟根据他的所见所闻、所观所感,对此次“考察”作了“结论”:“我们相信中共在转变中。他们的转变不是假的,不是一时策略手段如此。他们不愿再事内战的情绪很真切。”中共对中国前途的“三段看法”以及强调肩负的“两大任务”,“是切合于他们理论的,不是饰词”。他也认为,中共的“转变”与“不变”是对应的。“因为他们的头脑思想没有变。他们仍以阶级眼光来看中国社会,以阶级斗争来解决中国问题。”“换句话说,根本上没有变。”无疑,梁漱溟看的是真切的,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一致抗日是真,但改变“根本”,放弃立党的思想与理念,确实是不可能的。

延安之所以成为进步青年心中的革命圣地,先进分子心中民族希望之所在,是因为它的民主平等、团结进步、朝气奋发……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由此焕发的蓬勃生机和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 

相关热词搜索:梁漱溟 延安 民主人士

上一篇:秋收起义的三个“第一”
下一篇:京津冀高校热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