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下庄杨氏:读书经商 惟敬惟和

张俊峰    2017-10-31 16:51:0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山西沁河杨氏祖先杨天衢,系金代乡贡进士,他的《得禅字》诗被收入清康熙朝《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流传后世,为人景仰。后自第十世杨荣胤开始,迭经十八代杨庆云、杨丽云、杨昱,十九代杨伯朋(清同治三年甲子科举人),二十代杨念先(光绪乙酉拔贡,1885年),二十一代杨兰阶(清末副贡生,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学监、斋务主任),“远自高曾,代以能书著称”,成为沁河流域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

  “杨念先示子书信十五”是光绪十九年(1894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年间杨念先给其子杨兰阶写的15封家书。这批书信生动地呈现出下庄杨氏在晚清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对子女们的严格教诲。书信的内容除了讲述家里经济困难,需要杨兰阶接济救助以外,大部分是嘱咐儿子的话。

  嘱咐的话包括两类,一类是要杨兰阶多读书、习字,准备参加科考。光绪十九年六月初五日的信中讲,“汝在外公事之暇,时艺、小楷亦须留心,是一收心之一助也。”杨兰阶祖父去世前一天还计划给孙子写亲笔信敦促他要读书学习:“汝当于工余之暇,即当以时艺、小楷、试帖三者为急务,至于刻图章写大字行书,皆无须讲究。祖父往矣,所嘱我命汝三事,汝当奉为终身良药。”两代人的教导,言辞恳切,显示出作为书香门第的杨氏,重视子女读书教育的良好家风。在这样的家教之下,杨兰阶、杨兰第兄弟二人后来都在当时的国立山西大学教书育人,成为颇有名气和才气的知识分子。

  第二类是要求杨兰阶为人处事要谨慎小心,不要喜形于色。光绪二十年三月十九日信中说:“且闻东家掌柜待汝过优,是又余之虑也。曷以?故因汝少不更事,闻誉必喜,得许易骄。喜而不损,骄而不殆者鲜矣,汝戒哉,必兢兢谦谦,庶保有终。”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廿二日书:“善哉,魏辛宪戒子之言曰:‘惟敬惟和,庶乃有济。’余亦愿汝廉抑小心,则亦庶少差忒矣。”光绪二十三年四月十四日:“惟是吾儿齿弱任重,凡事总以谦恭谨慎为主,稍有疑难即留退步,与诸掌柜商榷,庶无关岱。”可谓言之切切,教子有方。

  晚清时代的杨氏家族,尽管家境已经困难到不得不让孩子们外出经商,补贴全家开支,却并不放弃读书的理想。杨氏家书所揭示的,正是一个世代书香的家族在时代变迁中所秉持的优良传统。读书的目的首先是修身,做个有学问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立稳脚跟,受人尊重。这正是下庄杨氏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为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杨氏 下庄

上一篇:广州20余万家庭齐学好家风
下一篇:“富孩子病”,从小就得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