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国家公园 > 正文

虎豹出没 国家公园怎么建

孟海鹰    2018-10-22 14:59:21    人民日报

官道沟村附近的山林中挂着警示牌。
  本报记者 孟海鹰摄

 

核心阅读

“老虎出没!”——一棵树上挂着牌子,提示已进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域。

如何理顺国家公园建设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一环。这其中,既包括对村民进行防范虎、豹、野猪等常识的培训,也包括引导区域内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

山道弯弯,大雨滂沱,时有溅起的水花模糊了车子的挡风玻璃。绕过一道山梁,一湾溪水奔流而下,小桥横跨其上,桥边有石碑——官道沟村。

群山环绕的官道沟村位于吉林珲春市春化镇。10月的五花山斑斓绚丽,仿佛油画。下车走进林间,“老虎出没!”——一棵树上挂着牌子,提示我们已经进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域内。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跨吉林、黑龙江两省,总面积达146.12万公顷,是中国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其中,吉林省境内面积103.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1%。

2016年12月5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审议通过。2017年1月31日,中办、国办印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7年8月19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随后吉林片区6个区域管理局也挂牌成立。

“这片山头活跃着5到7只老虎”

“这片山头活跃着5到7只老虎吧!跟着我走,放心吧!”郎建民是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中心主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专家。该保护区位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域,郎建民从2001年开始从事东北虎保护和宣传工作,当地村民都和他是好朋友。

“9月末,一只野生东北豹突然造访珲春哈达门乡东方红村外的葡萄园,村民的狗和鸡有死伤。我接到电话赶到村里后,将其麻醉,送回山林深处。”郎建民说,那是一只亚成体的雌豹,离开母亲有些早,野外捕食经验少。

东北虎是珍稀濒危动物,在维持森林生态健康和平衡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判断森林生态环境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据统计,如今吉林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分别由1998年的4—6只、3—5只增加到27只和42只以上。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区域目前呈现出东北虎豹的定居个体、繁殖家庭数量不断增多,虎豹种群呈现连续繁殖和从边境向我国内陆扩散的趋势。”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冯利民说。

随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东北虎豹保护工作趋于精细化。今年2月,当时的国家林业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监测系统随即开通。在这个系统中,轻触鼠标,点击某地理位置的监测终端,就能看到东北虎的踪迹。同时,还能获得水、土、气、生物等生态系统所有要素的数据,对人类干扰、灾害等进行实时预警和监控,对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巡护等进行有效管理和指挥。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一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人心的凝聚与共识。”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主任葛剑平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有利于增强东北虎豹栖息地的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推动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实现种群稳定繁衍,“公园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方式面临改变,公园内原有的一些生产生活项目面临拆迁和整改等,也是一个难题。但是在共识下,一切都在有序推进”。

据了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吉林省委和省政府连续3年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纳入全省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和绩效考核重点内容。林业部门联合森林公安、公园管理局共同组织开展东北虎豹保护清山清套专项行动,试点区生产经营活动严格管控,林蛙养殖、红松果林等承包经营到期的一律不再发包。

每年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达三四百万元

村民李勇描述了他与老虎的一次“亲密接触”:“老虎真是山中之王,有股强大的气场,它出现在你的附近时,空气仿佛忽然都静止了,忽然头发把帽子支起来的感觉,全身起鸡皮疙瘩。”

与虎豹为邻,村民们的家畜、庄稼,还会被这些野生动物“糟蹋”。

“不养牛了,不够野兽吃的,即便有补偿也不太够。”官道沟村村民陈立敏家的狗这些年换了好几茬,最多的一次,7只狗都让豹子吃了。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珲春用于野生动物损害补偿的资金达300万—4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政府财政。”郎建民说:“我们每年都在对村民进行相关培训,告诉大家防范虎、豹、野猪的常识,比如,绝对不靠近幼虎,不轻易靠近老虎的猎物,更不能将其据为己有等。”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陈晓才介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在积极协调保险机构,以建立野生动物造成损害赔偿的长效机制。

“虎豹生存需要完整的生态系统。1只成年虎生存,1天需要5公斤肉。只有数百平方公里的健康森林,才能支撑数百只食草动物种群,养活一只成年虎。”冯利民说,虎豹保护的关键在于恢复栖息地和食物链、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据了解,目前栖息地破碎化、食物链断裂是虎豹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放牧、种参、林蛙养殖、林产品采集等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当前虎豹栖息地遭受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理顺国家公园建设与当地居民间的关系是试点的重要一环

当地村民的生计也面临转型。

李勇在山里养了12年林蛙,“明年就不能养了,国家的规定咱必须服从,现在一是希望有所补偿,二是希望能找到新的来钱道。”

“国家公园范围内的林蛙养殖等林产品采集和生产活动,必须全部禁止。”冯利民说:“林蛙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以及东北森林中最重要的两栖动物种群之一。林下长期人工养殖和捕捉,形成了强烈的人工选择,将对林蛙的自然种群和遗传资源造成很大破坏。其实不仅是林蛙,该区域一些重要的林下动植物资源也因为被长期采集而遭到破坏,例如人参的天然种群更是几乎灭绝。”

郎建民认为,国家公园管护,最重要的是人,农民可以成为巡护队员,林业生产者也可以转为保护工作者。

“处理好国家公园建设中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应该尝试探索出一条新路。”冯利民认为,要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只能是改变村民过去主要依赖林产品采集等消耗森林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比如,在国家公园的周边区域规划、引导和扶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尤其是生态服务型产业,形成服务型而非资源依赖型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和疏解国家公园内的居民走出去。

2017年起,吉林省在保护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325人担任生态管护员。“每人一年能挣一万元,这既加强了对虎豹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又有效促进了脱贫工作。”汪清县林业管理总站站长洪正日介绍,明年开始,生态管护员要增加到1048人了。

“理顺国家公园建设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一环,一定要妥善解决好国家公园区域内及周边群众的脱贫致富、就业创业、教育医疗、文化活动等问题。”葛剑平认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也为当地带来难得的生产生活转型机遇。当地应抓住机遇,调整发展思路,保护好、利用好当地生态优势,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离开林区,雨已变为轻雪,这是当地今冬第一场雪,洁白轻柔的雪花带着温情与眷恋,轻轻拥抱着山林和村庄,也拥抱着那些在林间某个地方或行走或坐卧的虎豹们。

 

记者手记

不同的角度 可贵的共识

进林区的前一晚,有点儿失眠,如果碰到老虎怎么办?但真的走在林区,并没有怎么害怕,美丽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更能占据人的感官。

其实,想一想,每一次变动也都意味着机会。靠山吃山是好,但随着野兽越来越多,在山里传统的采摘、养殖方式也有危险。如果能找到一条稳定出路,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反而柳暗花明,意味着村庄的一次重生。重生需要尊重村民意愿,同时也需要顶层设计,需要相关部门的切实扶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生态的持续向好,完全可以成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的基础。

采访时,听到相关各方对国家公园建设的见解与感受,也听到一些困惑和难题。很大的一个感受是,每一方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方式和对事物的解读都不同,但设身处地,也都言之成理。正如一场雨,农民看到禾苗舒展,感到喜悦;出行的人看到泥泞,充满惆怅;诗人看到雨打芭蕉,读到诗意……角度不同,心境不一,看的同一问题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

让人欣慰的是,相关各方在主体认知上非常一致,对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充满希望与支持。有了这个可贵的共识,相信问题会逐渐破解,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相关热词搜索:虎豹 公园 国家

上一篇:神农架 国家公园如何管
下一篇:致公党中央在云南开展“加强国家公园建设”调研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