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国家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论坛在京开幕

付冰冰    2018-11-29 15:09:31    人民周刊网

11月23日上午8时,2018第27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论坛”于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拉开序幕。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大会以“心创新,心融合,心未来”为探讨主题,以促进心血管疾病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中多学科交融,打通临床医学与相关学科之间壁垒,探索医工融合途径为出发点,汇聚医界、学界、研界等多领域专家分享经验,共计未来,来自全国一线数百名心血管疾病医疗专家出席了此次大会。

 

聚焦改革创新,共谋“心”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作为我国大健康领域创新最活跃,发展最强劲、动力最充足的产业之一,针对需求量日益增大的医疗器械产业,我国已经建立起从涵盖研发到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但从总体来看,高性能、高水平的医疗器械供给仍然不足,医疗器械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原因导致我国心血管类疾病数量骤增。心血管患者从诊断到手术,再到植入材料都需要很多医疗器械进行介入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指出,过去的十几年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业内人士共同努力下,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国产冠脉支架已占市场份额的70—80%,但在设计以及原材料等方面仍然受国外技术限制,包括造影、OCT、球囊、金属裸支架、可降解支架等。

当前我们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医疗器械的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与环境,如何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让更多创新尽快转化为成果,诞生出更多高质量的医疗器械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成为业内人士追求的共识。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张伯礼认为,建立有效的多学科合作研发体系,是全面提升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和竞争水平的有效途径。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多项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医疗器械多学科交叉研发体系已初步形成。

但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仍有成长空间,因此,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临床医生和生物工程的技术人员交流仍有加强。

张伯礼院士呼吁有关部门能够在研发阶段加大政府资助力度,在仪器研创方面勇于弯道超车,唯有实现我国医疗器械自主知识产权,才能避免被技术封锁“卡脖子”。

 

建立专业测试平台,完善“监管科学体系”

胡盛寿表示,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新药、新器械、智能工具产品层出不穷,合理审批、科学监管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监管科学体系”,加强从研发到监管各环节、各层面的“能力建设”。

创新医疗器械首先要进行体外测试,我国目前临床前的国家级监管平台规模小,测试能力有限。心脏构造复杂,不同于其他人体器官,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医疗器械研发的技术含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人工心脏为例,目前我国可进行疲劳实验、人体实验、磁悬浮检测的相关国家级平台极其短缺。除此之外,科学规范新研发的医疗器械在动物实验领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临床前进行技术改进,只有实体植入到体外测试完毕以后,你只有用到动物才知道它的可植入程度怎么样,它的组织到底如何?这对研发者来讲是一个反复的修复过程,可以通过在体测试矫正它的设计,进一步改进。临床前是无法替代的关键环节,我们心血管领域的动物实验里,选择什么动物?用多少只?观察多时间?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控制标准的真实性?这个领域都存在非常大的争议。”

胡盛寿指出,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的实验动物模型是保障实验数据真实性、有效性的前提。

此外,作为论证临床器械最重要的根据,如何保证临床数据的真实性也对临床数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后者是高质量的前提保证。

“临床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要靠自身技术保证,我们要加强监管制度,但是最重要要形成科学的体系,确保这这些数据可以真实的的获取。”

胡盛寿指出,有效提升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既需要有完整的法规监管,也需要加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培养一批高质量,可以为新药提供客观保障的临床研究基地,以促进此领域的健康发展。

 

加强医工结合 ,助力“中国智造”

此次论坛中,中国工程院张兴栋院士以《心血管修复材料及器械现状与发展》为主题向大会作了报告。报告中,张兴栋分析了心血管医疗器械现状,介绍了目前心血管医疗器械的主要产品、研发热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讲解了可降解支架和心脏瓣膜两大类产品。

张兴栋强调,推进中国心血管材料和植入器械,治疗技术跨入国际领先水平,须加强医工结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分享了《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新突破》,葛均波详细介绍了中国完全可降解支架的创新进展及国内第一例Xinsorb植入后的五年随访结果,以及中国在药物球囊,TAVR,二尖瓣修复等领域的创新。

葛均波认为,唯有创新才是我国心血管乃至整个医学不断发展的源动力,以CCI为代表的“医生为核心”的创新平台,将加速我国心血管创新,中国制造将成为“中国智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教授分享了《组织工程创新与产业发展》,顾晓松介绍了组织工程构建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以及组织工程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顾小松表示,健康与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类共同的诉求与福祉,需要全球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家,社会精英与领袖们共同努力,协作创新,推动全球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专员江德元、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建业、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孔德兴,以及诺华制药(中国)首席科学官吴铃女士分别作了主旨报告,为我国心血管医疗事业建言献策。

针对主旨发言中的案例典型,专家们进行了有深度、有意义的学术汇报和交流,让参会嘉宾获得更多经验和启发,为国际心血管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科学家发现胃癌微环境抗肿瘤免疫机制
下一篇:国家卫健委:80%以上居民15分钟内可到达最近医疗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