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中药配方颗粒是对古代经典名方的传承和创新

2018-12-18 11:36:05    新华网

为了更好的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尤其对于古代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国家相关部门密集研究出台了系列法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正式发布。这些政策对于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开发利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古代经典名方是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是我国医学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人民群众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以及疾病谱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仅靠古代经典名方已不能满足目前临床出现的各类病症治疗,仍需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特点,在经典名方基础上随证加减,方能达到中医个性化治疗效果,这也正是我国中医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根本原因,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国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魅力。而中药配方颗粒是对传统中药饮片的有益补充,其临床调剂方便、患者使用方便、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等优点,使其越来越受到医患的欢迎。

一方面,医生可按照理法方药直接将多种中药配方颗粒组成复方,用于临床病症防治;另一方面,医生也可在中医辨证基础上,以一个或多个经典名方为基础,根据个体治疗需要加味中药配方颗粒,形成完整方剂达到调节治疗的效果。作为经典名方的传承和创新,中药配方颗粒服务于临床病症治疗。这恰恰真正体现了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精髓,更好地实践“辨证施治、灵活组方”的中医个性化治疗理论,充分展示中医药博大精深之奥秘。

因此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背景和现状下,中医临床仅仅使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并不能真正实现分型论治,随证加减,不能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不会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传统中药饮片煎汤和中药配方颗粒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调剂使用携带方便、便于辨证施治、灵活组方的特点,发展二十多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临床医患认可。在未来经典名方的发展利用方面,中药配方颗粒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加味中药配方颗粒使用,可以弥补经典名方随证加减的不足,避免“千人一方”,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药理论精髓,推动经典名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中药的发展需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与时俱进。一方面,中药饮片的剂型改革创新是中医发展趋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药配方颗粒和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作为对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创新发展,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大对中医师培养政策的出台,必然会涌现大量的中医专业人员,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中医疗法会使用越来越多,这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传承发展的重要临床基础。中药饮片煎汤和中药配方颗粒会得到更广泛地使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加味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当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中药配方颗粒是对中药饮片的传承发展和有益补充,临床可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实现辨证施治、灵活组方;另一方面,中药配方颗粒与经典名方联合使用,用于临床辨证施治,增强经典名方用药之灵活性。因此,没有中药配方颗粒配伍使用,古代经典名方就很难在中医临床使用中体现出“传统中医药理论之魂”。中药配方颗粒是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必要条件。传统中药饮片(汤剂)、中药配方颗粒和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必将在现在和未来持续服务于临床。

相关热词搜索:中药 配方 古代 名方

上一篇:培育孩子强大心理的5个法则
下一篇:体检市场需要扬优惩劣动真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