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林建海 刘 菲    2018-12-10 16:33:42    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当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开始从资本投资和出口带动型增长,过渡到以消费和服务业为重心、以技术为导向的新型发展方式上来。这个转型任重道远,但意义重大,它不仅将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高质量发展不等于是低速增长,在适合的政策支持下,能够实现质量与速度并存的持续的经济发展,并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高质量发展是个长期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避免主要经济变量出现过度波动。政府应采取合适的财政、货币、金融等政策组合,并通过推进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机构效率等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公共支出应该主要应用在教育、社会保障等最能提高增长潜力和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方面。

坚持对外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由贸易使世界受益。研究发现,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20年间,脱贫人口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时期。自由贸易降低了家庭的生活成本,也显著提高了生产率。贸易自由化也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带来公司研发动力和前沿技术的溢出效应。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贸易摩擦升级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内降低全球经济增长率超过0.8个百分点;相反,如果全球服务贸易成本降低15%,那么今年二十国集团的GDP可能再增加3500亿美元,这相当于一个南非的GDP。

转变发展动力、提高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近年来,中国在诸多领域快速发展,整体经济的技术含量有所上升,但要转变到全面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保持中高速、高质量发展上来,仍大有可为。以创新驱动增长,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这方面,政府应当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倡导竞争,加强现代化市场监督监管职能。要保持创新的持久活力和领先地位,不仅需要公共投入,也需要不断增加私人研发投入,需要政府对研发商业化、对敞开大门吸引高技能人才的支持。

完善金融体系、发展服务业是高质量增长的桥梁。中国金融市场还有很大空间丰富金融投资产品,规范金融市场行为,疏通投资者和需要集资的优良企业之间的融资渠道,让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其金融媒介作用。近年来,加密资产和区块链在内的金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金融交易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给未来发展带来广阔前景,但如何对这一新领域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管,还需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服务业不仅有助于可持续增长,而且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全球来看,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2/3,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近80%。中国近几年服务业发展很快,已经超过GDP的一半,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推进普惠、包容、绿色增长,提高人民福利,这才是高质量发展。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增长,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7亿多人脱贫,这是中国的辉煌成就,也是世界经济中里程碑式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让人们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是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完善社会保障网络对于全面提高人民福利水平、实现普惠的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从长期来看,推进清洁能源的研究、开发和使用,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政策,对从资源使用型过渡到环境保护型的新型发展方式非常重要。

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国家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和务实奋斗。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更需了解国际经济特点,把握发展趋势。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世界经济风起云涌,挑战中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中国逐渐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将会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作者分别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和该组织经济学家)

相关热词搜索: 高质量 发展

上一篇:从人民公社到中国特色住房合作
下一篇:新时代改革亟需冲破五个观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