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王凤喜:从药农到中药材种植指导老师

徐 靖    2018-11-07 15:28:51    人民日报

5年时间,从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药农,转身变为奔波于全国各地的中药材种植指导老师,62岁的王凤喜此前怎么也不曾想到。这两年,王凤喜所在的安徽亳州市梅岩药材种植合作社在外省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他出差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王凤喜的家乡亳州十九里镇是中药材种植的传统区域之一。1982年起,他开始种植中药材。“一开始是跟别人种,后来自己摸索经验,但都是凭感觉,挣得也不比别人多。”2013年,王凤喜加入了老同学梅岩创办的药材种植合作社。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安徽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将大量有关规范化的研究成果,拿到亳州各地实践应用。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合作社的平台,王凤喜有了很多跟高级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

规范化的第一个好处,是种植效果得到保障。比如种植白芍,按老一辈总结下的经验,是每亩地种2500株。但是通过合作社的研究,社员们发现每亩地种植2800株到3200株最合适。“合理密植,既能保证株间通光,也能提高产量。”王凤喜说。

规范化的第二个好处是增收。王凤喜说,白芍的生长期为4年,如果株距、行距保持得当,在前两年是可以套种辣椒、菊花的,这样每亩可以多收入3000元左右。随着掌握的规范化种植技术越来越多,王凤喜种植中药材的收入明显增多,“别人种白芍,一亩地能卖1.5万元,我的可以卖到1.8万元,多的还能达到2万元。”

规范化的第三个好处,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以前是人家种什么,我就种什么。最多跑到市场上,问问什么药材价格高,但中药材种植是有周期的,两年、三年以后价格什么样,我们根本无法掌握,只能碰运气。”王凤喜说,合作社能尽力帮助药农避免药材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相关热词搜索:王凤喜 药农 中药材 种植 老师

上一篇:搞好乡村旅游要有“全科”思维
下一篇:河南构建乡村振兴“1+1+N+1”政策体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