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中国为什么能创立共产党

2019-01-29 16:27:59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应了那个时代的呼唤。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丨中国为什么能创立共产党

冯旭东 摄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首先是俄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话是有道理的,俄国的革命和我国的革命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是国情差不多,我国封建压迫严重,经济文化落后,俄国也跟我们差不多。二是俄国的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使中国有样板可学,比光靠探索容易多了。三是苏联共产党向我们示好。列宁废止了原来沙俄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下子拉近了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距离,使得大量先进青年赴苏联留学。四是苏联共产党确实在帮助我们,这一点也很重要。所以说,这场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或近似的俄国,对深受封建压迫和贫穷落后之苦的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中国的知识分子经过反复探求,终于选择了这条道路,而且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其代表人物就是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他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盛赞十月革命。他曾经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由此可见他对中国革命的期待。

其次是中国革命的基础。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革命,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一种探索。特别是辛亥革命,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中国民主革命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探索。辛亥革命后,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总结了经验教训:由于没有经过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革命,欲救中国,必先启蒙,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飙。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新青年》迁到北京。于是,北大和《新青年》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有两个:民主和科学。陈独秀说是有两位先生,一位是德先生(Democracy),一位是赛先生(Science),就是指民主和科学。但是,客观地讲,新文化运动在实质上仍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它是一场启蒙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传播和接受适合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革命所需的新思想创造了条件。

再次是革命力量的形成。20世纪初,中国已经形成两支有力的队伍,一支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支是成熟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五四运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力量有了聚变。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意义重大,可以说是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的:“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他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是五四运动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程度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二是五四运动给予中国封建势力以极大打击,造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革命形势。三是五四运动让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四是五四运动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以说,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了上述条件,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就水到渠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家们,抓住了这一天赐良机,开始了创党、建党的具体行动。


节选自《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丨中国为什么能创立共产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建党以后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最重要的代表大会
下一篇:《新时代金句》出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