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地理智慧文学性表达的集束呈现

——《大横断:寻找川滇藏》读后

杜鸿    2019-03-06 13:35:23   

 

我与浪涛的结识,源自十三年前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专辑的合作。

当时他和他的同事对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山大湖进行了类似“选美”般的透视,然后以文学和地理高强度融和之后的视野,作了全面深入的地理智慧及其文化根基的梳理。

2015年,我又成为他《大横断:寻找川滇藏》项目最早的合作者之一,后因突发变故没能践行成为遗憾。然而,就在这三年里,浪涛咬定青山不放松,集约全国六十多位户外摄影师和地理文学作家,完成了大横断区域的地理大发现任务,并将这部带着新鲜墨香的《大横断:寻找川滇藏》于猪年春节前夕面世。

 

 

自然原来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打开《大横断:寻找川滇藏》,里面的青山绿水,就是横断山繁复而多样的生命载体,并且以最生动、最震撼、最直抵骨髓的方式将我征服。她分全景、序篇、视点、景观、侧影、怒江怒江、横断天路、印象等八个部分,以最大化文学性表达地理智慧的可能性,将记叙文、散文、诗歌、绘画、摄影、地图、备忘录、采访笔记及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

 

 

读《大横断:寻找川滇藏》,需要调动多重阅读经验。纵观本书创作者,无论是摄影家,还是作家,都怀着一种深厚的双重艺术表达的诉求。一则是对大横断自然与文化的神性抵达,一则是对大横断文学性表达的最大化。因此,当我在欣赏他们美仑美奂的图片和灵动跳跃的文字时,更像在阅读一部文学巨著一样,无处不流放着自我的审美觉受。奔驰于作者或精心或任性或自然呈现出来的如锦帛铺就的文学原野之上。

在《大横断》的图书内封上,凹刻着黄灿然的手迹《山》。诗里,最快落入视线且最生动的名词“细节”。然后是“丰富”。最后,是一个锁定性的概念,“一无所知”。但是,就在这首极简主义文风笼罩下的书扉小诗,以跨界式的不可能性和地理智慧文学性表达的可能性,把读者导入了大横断的浩瀚和深邃之中。

 

 

《全景》篇是整部书里惟一以图片呈现的部分。在这里,大横断航拍小组以“上帝视角”,俯瞰横断标志性景观,俘获了一个又一个撼人心魄的瞬间定格。

在《序篇》里,文字作为主导,翩然出场。首当其冲的,是浪涛的《横断西东》,满怀深情地书写大横断这个“长久以来的梦想”付诸行动的历程,“正如《舌尖上的中国》开启了国内纪录片的新模式,我们希望大横断也能在出版行业开拓一片新领域:大投入、新发现、重实采,做到可延续性。因此大横断项目不仅仅是一本书,同时也是一项工程。”他在追寻内心深处与大横断的关联时,道出 “当我们在地图上看到标示为‘未经探索’的地理空白区时,塞壬那天籁般的歌声,便会在我们耳边回荡”“在大横断整个项目的运行过程中,无论是摄影师还是撰稿人,都饱含着巨大的热忱,在峡谷密林,在雪山冰川,他们风餐露宿,他们竭尽体力和心智,甚至冒着巨大的风险,只为将未知的景观和美好的事物带给读者。”

 

 

当然,在《序篇》里,同样不乏像《从前有座山》这样文学性直接介入的文本。作者胥涛开篇即以顾城的诗“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在那里,它注视山下的暖风”注解自我与山的关联,并以诗的语言锁定了山与人的关系,“无论尘世如何喧哗,总有一座属于你的山,在生命的拐弯处,静默地等你。”

 

《景观》和《怒江怒江》的篇章,呈现的是摄影师、作家一次次向大横断进入的视觉、身影和发现的大集合。一方面,他们以命相搏,走进大横断隐秘的真相。另一方面在镜头之余,他们以一种真诚而朴实的话语,向读者讲述了心中近乎神性的一切,并且流露出超凡脱俗的文学性表达。

 

 

税晓洁的《风从丹霞来》,一出手就以近乎直面洪荒的镜像,发出如同海誓山盟一样预言,“那一刻,我深知,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会停止对未知的探索”。到了王众志的《背叛公路》,则是“忽然发现,每漂完一天之后,我对坚实的陆地都充满了渴望,想亲吻每一根小草”。在一大一小两种不同的视野里,流淌在心底的情愫则是那种跃然纸上、对未知和生命前所未有的敬畏。同样的情绪,在张涛的《猛董漫行记》里,则以“黑色”的基调渲染开来,“更让我们震撼的是山顶上大片烧死的枯树,这片密集的树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以死一般的黑色夺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人性是文学书写永远的核心命题。邓平模在对横断山的叙写里,始终将人性作为扣动主题的弦脉。他在《大凉山中的光阴故事》里,非常巧妙地与海子的诗进行了互文,“目击客旅消失的古道上野花一片!走出坪坝场镇街口,看见水泥路尽头的空旷古道时,我脑海里就冒出了海子的诗: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诗名《九月》,现在恰好也是九月”。这种诗文互动,本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却做得波澜不惊。

田犎的文笔也很优美。他的《众神聚会的山谷》,抒写了自己的人生观,“在当地藏族人的心目中,神才是大地的主人。众生都是匆匆过客,在这大地上借住一世而已。生命轮回,众生都是平等的。”

 

                         

散文随笔的叙事张力一直处于弱化的地位,特别是风景散文创作,更是对作者的叙事能力的一种挑战和考验。《侧影》篇里出现了我非常喜欢的叙事性散文实验,所以我把它从第三部里单独拿出来言说。

周伟的《大峡谷的时空蒙太奇》就表现出极强的叙事能力。“人未坐定,一杯清澈的烈酒已经递到我的面前。我的周围是一群皮肤黝黑、穿着杂乱、不修边幅的男女。唯有正对面的中年女人与众不同——她端坐在一把年纪与她相仿的老藤椅上,神色傲然,叼着根一尺长的烟斗,猛抽几口,再把烟嘴在藤椅扶手上敲打敲打,以除却灰烬。”在我看来,这里几乎就是当下最流行的小说描写技法,它由此也奠定了文本的全部调性,并让其随着人物一步步走向深入。“一瞬间,烟雾遮挡了她的脸,散去时,我看到了她,黝黑粗糙而且消瘦,而她也正看着我,眼睛里的光,和善又神秘。她头戴青灰色的旧布帽,红黑搭配的褂子缀着花边,模样与神态宛若山寨里的女大王,庄重、淡定,透着些许威严。”至此,一个“女大王”活脱而出。

 

 

无独有偶,守静笃却把叙事性压进景物内部,让它不遗余漏地服务文本,达到了近乎酣畅淋漓的表达效果。在他的《云深不知处》里,“艳阳从树枝间透射下来,清风掠过树梢,地面上变幻出深深浅浅的光晕,盎然秋意淌满河谷,放眼望去仿佛仙境一般。连续六天的阴雨天气,我们就像从小泡在苦水里的少年,猛然坐到饕餮盛宴的桌子旁,筷子都不知道该往哪里伸了。在这个雪后的高原晴天面前,恍若置身于天庭仙境,被折腾得神魂颠倒,如饮醇醪。”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不仅清新自然地跃脱而出,而且将天赐美景当成饕餮盛宴,似饮醇醪,以至整个人如醉如痴,从而达到景内叙事的效果。

 

 

文本进入《横断天路》板块,思辩性的文学元素相对就浓厚起来。

韩宪平在《横断天路国家步道构想的意义》里,呈述了“荒野并不是作为权宜之计逃避城市的去处。逃避主义无处可逃,荒野是解救人类精神与发展困境的希望所在。”

半木在《横断天路会成为中国第一条国家步道吗?》里认为“横断天路要成为我国的长距离国家步道,最终还是要让这条路属于国家管理,才能最大程度让它避免沦为商业行为,因此在横断天路的开发中应该以国家为主导,通过民众自下而上推动的方式,保持山野的荒野性”。

 

 

这些论调,都让我想起浪涛《序章》里的话,“大横断之后,我们还将启动喜马拉雅和大昆仑的采集计划,它们将共同组成《荒野中国》三部曲。横断天路之后,我们将完成太行天路勘线,随后启动秦岭、大兴安岭、高黎贡山、昆仑山、大别山的探索计划,力图奠定中国国家步道的‘大十字’框架。当然,我们的最终计划是将旅行信息叠加在地图上,完成旅行地图的应用,让未来的旅行者在选择目的地时能够信手拈来。”

由此,我坚信,这些直抒胸臆的愿境,在浪涛和他的团队的面前,一定会变成文学视角里看似荒诞的现实主义经典。

相关热词搜索:大横断 寻找川滇藏

上一篇:在好书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下一篇:书名串烧 |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