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共产党员的力量》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系列谈

2019-05-29 15:31:24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喜日子里。马文新著《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新书,构建了共产党员的四种力量框架,以及对其内涵的提炼,是作者研究共产党员力量建设的重要贡献之所在。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遵遁和行动指南——《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的出版发行,将为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提供一部学习领会党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名篇新作,更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行动教材。

品读之中,我们仿佛从思想深度、从信仰高度、从方法维度、从行动力度,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意志、磅礴的力量,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所在。这种力量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不是吸引眼球的标签,而是由内而外释放的正能量。这种力量、这种正能量体现在哪里呢?《共产党员的力量》告诉你答案。

 

思想的力量

《共产党员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篇主要从深化伟大思想学习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动力入手,围绕“三大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思想武器,是中国人民始终高举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从中找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武器。

 

党性的力量

党性的力量篇主要从坚持共产党领导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入手,围绕“四大政治”:坚信党的领导,确保坚定的政治方向;严明组织纪律,锻炼坚强的政治规矩;强化核心意识,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从中找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力量源泉。

 

方法的力量

方法的力量篇主要是从运用群众路线思想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工作遵循入手,围绕“群众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群众路线史”;党的领导人是运用群众路线思想的典范;“三为民”践行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方法,从中找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

 

行动的力量

行动的力量篇主要是从按照“四讲四有”新标准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终身追求入手,围绕“做合格党员”: “讲政治,有信念”,做政治上合格的共产党员; “讲规矩、有纪律”,做行为上规范的共产党员;“讲道德、有品行”,做生活上高尚的共产党员;“讲奉献、有作为”,做行动上奉献的共产党员,从中找到党员领导干部行动的力量所在。

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沧海桑田、天翻地覆。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前仆后继的奋斗,中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才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现在,中国特色新时代的到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处在这样伟大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无比自豪,中国共产党党员无比自豪,中国人民无比幸福,但在自豪和幸福的时候,不能忘记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不能忘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共产党员力量。

 

 

《共产党员的力量》的出版面世,无疑会让广大的共产党员更真实地了解共产党人力量所在。让读者通过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党初心,感受共产党员的真正力量,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阅读这部书,关键不在读,而在做,照着上面阐述的思想的力量、党性的力量、方法的力量、行动的力量去领会,去运用。

书本知识的得来,关键在于学习。实践能力的发挥,关键在于运用。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力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生搬硬套不能奏效。

《共产党员的力量》无疑将为共产党员的能力建设注入一份推力,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添一点亮色,那也是本书作者的最大欣慰吧。

 

作者简介

 

 

马文,男,山西省偏关县人。1982年11月入伍,1986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北京市文化局和旅游局副巡视员、北京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军事公文写作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共产党员的力量》系列谈之一

与时俱进读党史

——马文谈《共产党员的力量》的创作构思

日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从思想的力量、党性的力量、方法的力量与行动的力量四个方面,对共产党员的力量进行了系统论述。

这本书的创作初衷是什么、应该如何阅读与理解这本书、新时代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做……围绕这些话题,本期“主题阅读”邀请该书作者、北京文化和旅游局副巡视员、北京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马文,来谈谈创作《共产党员的力量》的构思与体会。

 

多方位思考共产党员的力量

记者:从搜集资料到着手创作,《共产党员的力量》历时4年完成。首先请您谈一谈这本书的写作初衷与创作感受?

马文: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每位共产党员的党性所系、职责所在。共产党员的力量在哪里?这一直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从2014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开始了《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的写作,历时4年最终于2018年底完成。

其实,能够最终完成《共产党员的力量》,也得益于我在北京市委、市委宣传部组织理论中心的学习,特别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的集体智慧与大力支持。从这一角度而言,《共产党员的力量》的创作成果,是北京文化和旅游局领导带头学深悟透的生动实践,是理论中心组全体同志的集体结晶,他们对全书的选题策划、内容构建、写作方法等方面给予我诸多指导与建议,还在鼓足勇气和增强信心方面给予我全方位支持。

记者:从理论研究层面而言,为何选择“共产党员的力量”这一课题?

马文:在目前的党建读物里,很少看到就共产党员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就共产党员个体的力量进行探索,大部分都是规定性的、条款条令式的、知识汇编性的读物,很少有从思想性上、力量性上、源泉性上、指导性上去研究共产党员的力量。

为此,我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选择了研究“共产党员的力量”这个课题,主要从思想根源、党性修养、工作方法、模范行动方面,研究共产党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先进分子、带头作用的力量在哪里,从根源上找到共产党员的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从世界观、方法论和实践三大体系中进行思考和展开:从世界观入手,探索共产党员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的根源;从方法论入手,探索共产党员实践工作中遵循的基本方法;从实践论入手,探索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动力源泉。

那么,共产党员的力量从哪里来的呢?在《共产党员的力量》中我试图作出解答:这力量源自指导思想,“思想”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指南和方向;源自党性修养,“党性”为人们提供了内在的要求和追求;源自群众路线,“方法”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路径和思路;源自每一个合格党员,“行动”为人们提供了具体的规范和守则。全书从思想的力量、党性的力量、方法的力量、行动的力量这四个部分进行了全面论述。

 

多维度表现共产党员的力量

记者:这本书的主要特色表现在什么地方?有何创新之处?

马文:在写作上,我力求抛弃“学究式”的研究方式和“八股式”的写作方法,防止和避免采用那些“理论上推不倒,但在实践中不管用”的逻辑推理,注重运用丰富的资料、翔实的例证、新鲜的词汇、平实的话语进行科学论证和理论阐释。

在内容上,构建共产党员的四种力量框架,并对其内涵及共产党员力量建设的重要贡献进行探索,力求为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提供一部学习领会党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教材。

在研究中,我从思想深度、信仰高度、方法维度、行动力度来表现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意志、磅礴的力量,表明共产党员的力量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不是吸引眼球的标签,而是由内向外释放的正能量。

党建读物赢取广大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此书中,我将时代性具化为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特征、彰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力量特征、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党性修养特征,以让广大共产党员更加真实地了解共产党员的力量所在,让广大读者通过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感受共产党员的真正力量,弘扬中国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国共产党员的红色基因。

这部书力图讲清党员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必然追求,阐明党员所担当的历史责任和现实使命,论述党员所需的基本素质和内在要求,解开人们在新时代党员认识上的一些问题,让党员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身,让一般公众能够对党的事业和党员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记者: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怎样阅读这本书?您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

马文:阅读这部书,我认为,关键不在于怎样读,而在于怎样做,与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新时代结合起来,与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与爱岗敬业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

书本知识的得来,关键在于学习。实践能力的发挥,关键在于运用。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力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生搬硬套不能奏效。若能为共产党员的能力建设注入一份推力,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添一点亮色,是我最大的期待。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张丽,人民政协报记者)

 

《共产党员的力量》系列谈之二

自觉思考党员的精神结构和动力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只有将这一正在展开的历史阶段,放在四个历史的宏大视野,才能正确认识这一历史运动的强大逻辑和不竭动力,也才能认识到作为这一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前途之远大,使命之光荣。

然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党的伟大,最终是要靠每一个党员的努力和奉献构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不仅需要以历史创造者的态度,从各个维度客观地研究整个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同样需要以自觉的主体精神,深入研究自身的发展历程、精神结构和动力体系,也就是要研究,无论面对历史,还是面向未来,共产党员“何以能”,研究其改变世界的力量从何而来。这不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知识领域,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自信的基础。

马文同志正是带着这样的现实使命感和理论自觉,来创作这本《共产党员的力量》。在这本书中,著者从思想、党性、方法、行动,四个方面,从精神支撑、政治修养、工作方法和行为结构,进行了认真的知识梳理和精要的思想延伸。

在“思想的力量”这一篇中,著者紧抓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组生动描绘中国人民命运变迁的一脉相承、层层推进的词语,对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大理论成果。

在“党性的力量”这一篇中,著者紧扣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从坚持党的领导、严明组织纪律、强化核心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四个方面,集中论述了共产党员的政治观念、政治修养和政治觉悟。

在“方法的力量”这一篇中,著者旗帜鲜明地主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群众路线史”,以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典型示范,史论结合地彰显了坚持群众路线产生的政治力量和人格风采,聚焦真情、务实、清廉三个方面,阐明践行群众路线的价值追求、作风要求和道德规范。

在“行动的力量”一篇中,著者选取了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提出的“四讲四有”的要求新时代党员的标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发,从而揭示出党对党员的新要求,要有针对性和务实性,要最终体现为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的行动力。

 

杨善洲

 

著者确立这样的论述结构,本身具有殊为可贵的创新意识。共产党员的力量,和宏观历史的大规律相比较,对个体结构的分析和把握容易显得轻微和轻快,但是共产党员不是一般的个体,不是非同小可的“这一个”,而是人类历史发展进入特定历史阶段,在时代的巨大潮流中,大浪淘沙,所涌现出来的具有伟大使命的政党组织成员和社会群体成员。

《淮南子•修务篇》云:“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共产党宣言》表明:“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多年来,那种追求社会主义大同世界的光辉理想,那种再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坚定信念,那种前赴后继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那种改天换地建设美好蓝图的非凡智慧,那种不忘初心追逐梦想的韧性执着,更重要的是实现“民族独立”“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无不是科学预言从理论到实践的准确注解,无不是共产党员力量的现实体现。

从共产党员个体的角度,分析这一力量的源泉和结构,应该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重要课题,但是恰恰在这一个最容易激励和牵动党员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担当意识的领域,我们的思想探索和理论化程度并不能适应实际发展的要求。

马文同志能够站在整个党的建设的高度,提纲挈领地围绕主要问题,展开思想、架构体系,其理论素养和政治敏感性可见一斑。

 

焦裕禄

 

著者选取的每一个论题及其分论题,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和权衡的。每一个层级中,即使在整个书本的框架结构中,并不占有较大篇幅,他仍然进行了思想和逻辑的凝炼。

比如,在第一篇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然是论述的重点。著者从时代需要、八个明确支柱、十四条基本方略和路线图展开论述。每一条基本方略的展开都比较详细。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方略中,著者总结出文化自信这个“魂”、意识形态这个“领导权”、核心价值观这个“稳定器”三个支撑点,每一个点的开掘,都深入而精当。

党性问题是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也是一个在理论架构中,颇难把握的复杂问题。著者非常清晰地理清了党性问题的方向性、纪律性、政治性和道德性。在道德性中,又分为政治修养、实践锤炼和作风培养三个方面。著者针对如何培养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了五条标准:生死考验、错误思潮考验、受到委屈的考验、面对假话的考验、对待上下级关系的考验,这种敞开心扉、直面生活的真诚,何其难能可贵!

第三篇中,著者集中表达了对坚持“群众路线”的系统思考,这是著者长期关注的最具实践经验、最有理论发言权的领域,他从党的几代领导人的思想主张、典型事例中,展示群众路线的历史价值和实践成果。在其基础上,著者充满情怀地展开了自己对“真情为民”“务实为民”“清廉为民”的深切体会、严肃思考和全面总结。

无论多么正确的思想理论,无论多么坚强的党性修养,共产党员的力量最终是要通过深入群众、发动群众、激励群众、改变群众去实现的。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关系是安泰和大地的关系,是种子和土地的关系。

第四篇中,著者围绕中央文件的确定要求展开论述,属于“带着镣铐跳舞”,但正是在这一篇中,他显示了多年从事文化工作、注重文化修养,善于从思想逻辑、文化根基上看问题、想办法的特点。在第三部分,著者围绕“讲道德、有品行”,讲如何谦虚为人,讲宽容待人,讲磊落做人,讲人生境界,讲低调做人,讲正直正派等等,语重心长,言辞剀切,充分体现了一个追随党组织数十年、本色不改、痴心不改的老党员的坦率和坦荡、自警和自觉。著者大声疾呼: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名片!在市场经济的当下,在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胜利,但依然任重道远的目前,这样的洪钟大吕般的声响,是扣人心弦、涤荡情怀的。

 

孔繁森

 

这部著作本身,是明确的问题意识的产物,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的干部,马文同志心心念念的是,如何抓住基层政治工作的要害,增强基层政治工作的力度,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在2009年撰写了《青年干部能力建设读本》,在2013年撰写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方法》,如今又推出《共产党员的力量》,结结实实垒起“人生的‘三部曲’”。他的人生之路显然已深切地融入了党的生命,他显然是怀着赤子之心,不断结合新的形势和实际,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和深入思考,并以理论的自觉,不断将其体系化和系列化。

因此,“三部曲”具有思想性和操作性高度统一的特点,可以作为思想理论著作,置之案头、开卷有益,也可以作为实践指南,对症寻药、扶正祛邪。

我们党从建立开始就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我们党提出要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在学习方法上,越来越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自主性,把“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共产党员的力量》正是一名老党员和文化干部,主动学、我要学,主动思考、大胆探索的心灵结晶,是奉献给所有认真思考党员的历史方位和动力结构的同志们的有益理论参考,是激励党员干部爱岗敬业、服务人民、垂范群众的好帮手,它一定会“点亮一圈”、“照亮一片”的。

(来源:光明网。作者杨晓华,系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文化报周刊中心主任)

 

《共产党员的力量》系列谈之三

彰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力量

马文的新著《共产党员的力量》对共产党员的力量所在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思考,也对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素质、精神和作用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阐述。

这部书立意开阔高远,结构精当周密,阐发细致周全,表达生动翔实,值得共产党员和关心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深入阅读。这可以说是一部理解共产党及其执政根基和发展路向、了解中国社会的著作。共产党员,是组成党的基础,也是党的发展和实践的基础。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共产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未来。正是有了优秀的共产党员,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够不断彰显,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在社会上的影响才能不断突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改革开放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党领导下创造的治理方式和发展方式才可能为世界所瞩目。这部书的特点就是抓住了“共产党员”这个关键词,以其为着力点和出发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

这部书可以说是深入地讲清了党员所身处的时代背景和必然追求,阐明了党员所担当的历史责任和现实使命,论述了党员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内在要求。这是一部既具有时代意识、也具有历史感的著作,通过这部书全面了解党员的作用、职能和使命,为深入理解共产党员的作用提供了入门的津梁和学习的参照。这部书既有对党的历史的追溯,具体阐明了党员力量的历史来源,也能结合改革开放和新时代背景进行深入论述。四个部分的安排周密严谨清晰有条理,非常适宜阅读。

“思想的力量”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开始,论述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重要意义和现实功能,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反映了当下理论和思想的创新成果,可以说是以思想的力量统领全书,让人们从这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根基。思想理论是实践展开的基础,没有思想理论的指引,就难以有正确的工作方向和生活选择。这一部分让党员和一般公众更好地了解党执政的内在基础和方式,以及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部分写得条分缕析,很见理论功底,又能够深入浅出,让人们具体理解理论力量。

“党性的力量”则从党性的角度深入阐发了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这种要求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也是一种使命的体现。党性的力量就在于党员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和对时代要求的感知。作者对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进行了深入阐发,既有对党员党性的一贯性要求,也有对新时代党员党性的新要求。党性原则既是历史的延伸,是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展开,也是新时代的要求。作者在这部分的论述既体现了历史感,也体现了当代性。

“方法的力量”则从工作方法着眼,凸显了“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从方法上具体展开。这一部分介绍和分析了党和群众水乳交融的关系,党的先锋作用和社会影响正是依靠有效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部分有大量具体可操作的方法阐释,给人不少启发。

“行动的力量”则是从生活工作行为出发,对党员在生活和工作中实实在在的行为所展现的作用加以阐发。这让我们通过党员个人生活工作中所表现的行为方式、修养素养、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来体会行动的力量。其描述和分析既契合实际要求,也有高远追求。

以上四个部分构成了这部书的“整体性”:“思想”为人提供了精神指南和方向,“党性”为人提供了内在要求和追求,“方法”为人提供了发展的路径和思路,“行动”为人提供了具体的规范和守则。这些既是党员必须认知和了解的,也是一般人修身提高所需要的。这部书通过这些论述而具有了独特价值,值得人们阅读。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

 

《共产党员的力量》系列谈之四

读史鉴身  砥砺前行

2019年春节期间,收到马文同志的微信,内容不是新年祝福,不是各种彩图,而是马文同志自己的新书推广。红底白字的封皮,中国共产党党徽居中,“共产党员的力量”七个大字周正地摆布在封面正上方,整体设计简洁、明快,突出了书名“共产党员的力量”的主体位置和视觉冲击。

我有惊喜,然更多的是惊叹。之前没有透露一点讯息,这几年不声不响的,突然又爆出发布新书的消息。一直以来知道马文同志深爱写作,也是一位资深的理论家、学术家,却不想在这样浓郁的年味里收到意外的新年大礼。

不要说是春节,这样举国欢庆,人们卸下劳动,冲洗一年的疲乏,舒适而惬意着的大节气,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普通人的倦怠情绪也常有,而马文同志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依然这样勤奋,这样耕耘,可想而知马文同志毅力之强,行动之果,意志之坚。

除了有坚强的毅力,这里面还体现了马文同志对党的事业无比的热爱,怀有无比真挚的感情。如果不热爱党的事业,不会有这样充满激情的行为;如果没有真挚的感情,也不会长期对党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写出这样涉猎中外、纵横上下的巨著。

读马文的论著,不仅语言不枯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不空洞,更是方法论,行动指南。他的文章理论性强,但却脉络清晰。他善于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地。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有漫长的过程。这中间既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又含有中国的特色,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马文把每个节点的梳理出来,让人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将冗长的历史了解清楚。从分析马克思、恩克斯,共产党产生说起,娓娓道来,引深到中国的国情、党史。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是时代的强音,是民族发展希望。

从这样的更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蓄势待发、蓬勃向上的一种力量。难怪乎,这部书要名为《共产党员的力量》,从文字中传导出来的信息,正体现了这种力量所在。

马文在第二篇章中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那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什么时期,什么年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坚定的信仰是成大事之基石,哪怕它成立之初只是薪薪之火,但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的决心和信心,终究能形成燎原之势。

穿越历史的过往,我们回头看看1921年,那些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名代表的后续发展,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成为坚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有中间脱党后又追求进步的,有成为革命的叛徒的,还有最后彻底成为敌人的。可见结果不同,表明了每个人的党性不同,信仰不同。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性,道路走不远也走不长,更走不下去。马文在这里再一次强调党性的力量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思想上的大问题解决了,政治信仰坚定了,剩下的就是方法的问题,方法是武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奋斗的历史,也是“群众路线史”。为此,马文曾专门写过《党的群众路线》一书。

“群众路线”是党决胜千里的源泉,是党战胜一切的根本。从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提出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贯穿一个思想,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

最后一章是行动的准绳,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这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终身追求。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为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对党员干部提出新要求,竖起新标尺。

《共产党员的力量》,充分体现了马文同志一是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二是有巧妙的语言构架能力。三是对党的事业无比的忠诚。没有这三点支撑不起这部论著,他将自己的情感附注到点点滴滴的文字中,渗透到每一行每一段的细节里。这是怎样的匠心和细心,这又是怎样的情怀和深情。

时下,有人浮躁,有人功利,有人把功夫用在专营上,有人把功夫用在娱乐上,而马文同志除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创作上,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千锤百炼,都是一部教科书,是每一位党员行动的指南。

刚收到新书发布信息时,记得是大年初九,当时心中就笃定想要写个评论。可就这样一个小短文我也拖拖拉拉,眼看着10天半个月过去也没有一个成型的东西。因为始终不能静下心来,进入状态。所以我又要佩服马文同志,我写一个小短文,尚需努力静心,更何况他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这要多大的耐心和坚持。青年朋友从他的文中受益,很快提高理论水平,同时,也能准确掌握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未来,以此更加坚定信心,不断前行。

据闻马文同志下一步还有新的创作规划,期待他的新书出世,也祝福他有更多的精品力作,以飨读者。

(作者:韩利敏,山西阳泉开发区投资合作部副部长)

 

《共产党员的力量》系列谈之五

新时代共产党员学习教育的好读本

“力量”一词在百度汉语中的基本释义中有一则为“能够发挥作用的人或集体”。回看中国近百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感受当“力量”被冠以“共产党员”称谓时会令中国乃至世界引发怎样巨变。但即便如此,我们对于共产党员力量的发展历程以及实际内涵仍然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需要好好探寻一番。

在此种需求背景衬托之下,马文先生的新书《共产党员的力量》的出版发行可谓正当其时。红色书封,党徽中间,翻阅时,似是手捧党旗,感受“共产党员的力量”进行传递,也许我们想要寻求的答案就在这里。

《共产党员的力量》自是一本理论指导用书,但是马文先生并没有完全将自己的理论知识积累进行简单的堆砌,反而似讲述故事一般,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人的运动,再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一系列思想的诞生都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极大的增强了该书的趣味性。阅读书籍,我们就好像在回看中国近百年发展改革的历史胶片一样,往事一幕幕,感动上心头。马文先生,他正是将自己对祖国深入骨髓的热爱和对党事业的无限忠诚全部融于文字,后流于笔尖,才有了这样一部加强党员能力建设、党员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指导用书的问世。

在本书中,马文先生创造性的将全书分为四个章节,“思想的力量”“党性的力量”“方法的力量”“行动的力量”来对“共产党员的力量”进行详细阐述。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党员干部思想力量、党性力量、行动力量的源泉及工作的方法,这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认清自身的力量所在,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

 

“不断创新”展示共产党员思想的力量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思想可以到达眼睛看不到的远方。正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烈指引,才使得我党实现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真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共产党员的指引思想也在更加具象,例如更加细化的规定了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体现了共产党人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伟大历史进程中能够不断的对这些伟大理论思想进行学习、丰富并发扬,才使得我们在新中国建国七十年的时间里就一举立于世界强国之位。

 

“党性教育”永葆共产党员党性的力量

马文先生在书中写到,党员是党构建的细胞,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来展现的,人民群众对于党的认识也是通过一个个党员来感知。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严守纪律;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乐于奉献,一心为公;道德高尚,清正廉洁,这些从不同维度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构成了共产党员党性的基本要素,对于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有一些泯灭党性的事件发生,对于共产党员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消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路上,就需要我们注重党性教育,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做到“不忘初心”“知行合一”。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坚定的政治方向。二是要严明组织纪律,遵守党的政治规矩。三是要强化核心意识,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四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对于党性力量的永久坚持,是中国社会缔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的基石。

 

“群众路线”印证共产党员方法的力量

马文先生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的传家宝,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员干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遵循,这与我党一以贯之的群众路线方针是完全相符的。除了从历史发展角度将群众路线政策运用的正确性进行了事例分析外,马文先生还详细的列举了我党几任领导人在运用群众路线上的典范案例。例如,毛泽东同志的“人民万岁”,喊出了和人民的深情厚谊,又将群众比喻为“铜墙铁壁”、“眼睛”、“上帝”等;邓小平同志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领导就是服务,让干部当好勤务员”;江泽民同志创造性把党的群众观点上升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度;而胡锦涛同志又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群众路线进行了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也正是因为我们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执政理念,才为我党发展道路明确了更加清晰的方向,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马文先生在认真的写作之中彰显出的厚重文化底蕴和对我党历史深刻研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发扬。

 

“四讲四有”践行共产党员行动的力量

如果说前三章的内容主要集中展现的是共产党员的力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这一章涉及到的就是对于共产党员执政方向的一次集中梳理。马文先生以2016年2月份中央提出的“四讲四有”为基本指导方针,围绕“讲政治、有信念”,做政治上合格的共产党员;“讲规矩、有纪律”,做行为上规范的共产党员;“讲道德、有品行”,做生活上高尚的共产党员;“讲奉献、有作为”,做行动上奉献的共产党员四个方面对于行动的力量给予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例如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要全心全意爱人民,对党绝对忠诚,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发扬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要品行端正等等。马文先生对于此处着墨不多,但是却明确的向我们指出了行动的力量的内涵所在,使得我们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努力的方法。

通过阅读该书,我们好像从中看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运动时闪烁的智慧之光,那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雏形所在。我们又好像看到毛泽东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油灯下的奋笔疾书,“毛泽东思想”在熠熠闪亮。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吹遍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并引发巨大变革,那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根基。再之后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共产党人执政理念逐步进阶提升的体现。我们常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对于过往近百年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伟大的共产党员力量。通过在全党范围内将此书进行推广,对于提升共产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更好发挥,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更强力量。(卢聪)

 

《共产党员的力量》系列谈之六

共产党员的力量从哪里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使命光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党的伟大最终是要靠每一个党员的努力和奉献构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不仅需要以历史创造者的态度,从各个维度客观地研究整个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同样需要以自觉的主体精神,深入研究自身的发展历程、精神结构和动力体系,也就是要研究,无论面对历史,还是面向未来,共产党员何以能?其改变世界的力量从何而来?这是不可或缺的政治自信的基础。

马文著的《共产党员的力量》从精神支撑、政治修养、工作方法和行为结构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 “思想的力量”篇紧紧抓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生动描绘中国人民命运变迁的一脉相承、层层推进的词语,对应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 “党性的力量”篇紧扣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从坚持党的领导、严明组织纪律、强化核心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四个方面,集中论述了共产党员的政治观念、政治修养和政治觉悟。 “方法的力量”篇旗帜鲜明地认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群众路线史”,从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典型示范史论结合地彰显了坚持群众路线产生的政治力量和人格风采,从真情、务实、清廉三个方面,阐明践行群众路线的价值追求、作风要求和道德规范。 “行动的力量”篇紧扣“四讲四有”的新时代党员标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发,从而揭示出党对共产党员的新要求,最终要体现为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行动力量的丰富性、针对性和务实性。

从共产党员个体的角度,分析共产党员力量的源泉和结构,应该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课题。《共产党员的力量》能够从整个党的建设的整体高度,提纲挈领地围绕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认清自身的力量所在,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是一部党组织加强党员的能力建设、党员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指导用书。

(来源:人民网。作者:杨晓华,中国文化报周刊中心主任)

 

《共产党员的力量》系列谈之七

创新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模式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何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好教材是重要基础,马文同志的新著《共产党员的力量》正是这样一部好教材。

《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从思想、党性、方法、行动四个方面阐述了共产党员力量的源泉和结构,为我们揭示了共产党员之所以拥有坚定的理论信念、超强的团结意识以及能够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因。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关乎事业成败。人的精神一旦被唤起,迸发出的力量将是无穷无尽的。《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走向胜利的精神保障,是我们世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也是战胜任何困难、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因素和重要法宝。共产党员唯有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我修养,在胜利和身处顺境时不骄傲不浮躁,在困难和身处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方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政治本色。

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的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核心,确保党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关键。共产党员唯有把党的团结视为党的生命,在共同的政治信仰和革命信念的指引下,不念个人恩怨,不计荣辱进退,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能保持党内高度统一和团结一心,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所在,也是党的力量之源。共产党员唯有牢记宗旨,不忘初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紧紧依靠人民,与群众生死相依,方能赢得人民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既没有终点,也没有休止符,必须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始终勇立时代的潮头。《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工作态度,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共产党员唯有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勇于破除思维定势,冲破传统观念桎梏,方能适应时代特色,紧跟形势发展,不断开拓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为青年学生提供怎样的精神食粮,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共产党员的力量》书中的一章章,一节节,条条入理,篇篇紧扣共产党员的力量。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这些力量正是非常必要的精神食粮。

思政课要让学生听得进去,必须要加以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青年学生的兴趣和口味逐渐变得多元化,思政课教学不能局限于“满堂灌、照书念”,而应多考虑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家接受知识、学到真理、养成信念。实现思政课创新,需要学校和老师突破思维局限,打开想象空间,这考验着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智慧。学校只有真正费心思做好思政课创新,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学生才能在思政课上走心。《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出版发行,为大学生思政课提供了新的教学内容,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鲜活性、可读性增添了新的力量。学校通过创新党课形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新型教育形式对广大师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导航的重要作用,深化革命传统教育,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使命;有助于满足青年学生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全新的平台,用实际的行动和创新的方式,传递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力量”。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熊殷,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总经理 。)

 

《共产党员的力量》系列谈之八

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好教材 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好读本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这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指明了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好教材是重要基础。而马文同志的新著《共产党员的力量》正是这样一部好教材。

这部著作从思想、党性、方法、行动四个方面阐述了共产党员力量的源泉和结构,为我们揭示了答案:共产党员有坚定的理论信念;共产党员有超强的团结意识;共产党员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共产党员不断创新发展。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关乎事业成败。人的精神一旦被唤起,迸发出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走向胜利的精神保障,是我们世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也是战胜任何困难、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因素和重要法宝。共产党员唯有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我修养,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浮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方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政治本色。

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的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核心,确保党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关键。共产党员唯有把党的团结视为党的生命,在共同的政治信仰和革命信念的指引下,不念个人恩怨,不计荣辱进退,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能高度统一和团结一心,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初心所在,也是我党的力量之源、生命所系。共产党员唯有牢记宗旨,不忘初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紧紧依靠人民,与群众生死相依,方能赢得人民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既没有终点,也没有休止符,必须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始终勇立时代的潮头。《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工作态度,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共产党员唯有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勇于破除思维定势,冲破传统观念桎梏,方能适应时代特色,紧跟形势发展,不断开拓前行。

 

 

诸如上述所叙,《共产党员的力量》书中的一章章,一节节,条条入理,篇篇紧扣共产党员的力量。这些力量,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精神食粮。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要让学生听得进去,必须要加以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青年学生的兴趣和口味逐渐变得多元化,思政课教学不能局限于“满堂灌、照书念”,而应多考虑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家接受知识、学到真理、养成信念。

实现思政课创新,需要学校和老师突破思维局限,打开想象空间,这考验着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智慧。学校只有真正费心思做好思政课创新,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学生才能在思政课上走心。

如果说马文同志的新书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学习教育的好读本,那么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就是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把《共产党员的力量》融入到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这个思政教育的大平台,相得益彰,共同为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和知识需求。

 

 

作为一支听党指挥的国家队和全国校园的“红色放映轻骑兵”,“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拥有纯正的红色基因,是集教育教学、思想政治、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校园多元文化综合体,是青少年思想政治领域的安全卫士。“全国校园电影院线”以“一堂电影党课”的形式,旗帜鲜明、与时俱进地开展教育属性突出的系列放映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这一新平台的优势,根据教育需求,遵循现代传播规律,通过主动定制、生产和传播内容,来增强新时代教育宣传的引导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努力为全国高校构建多方位、多功能、多元化的综合育人新平台。

“全国校园电影院线”策划实施的“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党史革命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暨纪录电影《重生》巡映活动,以影像的方式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为全国高校学子奉上了一堂独特的电影党史课,深受广大高校师生欢迎。这也是教育系统第一次拥有自己生产和定制的专属影视内容,并使用专属的渠道和平台创新性开展教育宣传工作。

《共产党员的力量》出版发行,为大学生思政课提供了新的教学内容,为这个平台注入了新鲜血液,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鲜活性、可读性增添了新的力量。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李涛大校在“全国校园院线”党史革命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曾谈到“在大中小学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校园院线正是通过“电影党课”以及围绕“电影党课”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了影视艺术作品对广大师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导航的重要作用,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使命,满足了青年学生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了全新的平台,用实际的行动和创新的方式,传递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力量”。

(来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共产党员的力量》系列谈之九

大思考 小成果

在喜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日子里,我的新著《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是继《青年干部能力建设读本》(2009年)、《基层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方法》(2013年)之后的又一部新作。

 

 

我把这三本书称作人生思考的“三部曲”。这“三部曲”与我的工作经历关系不大,但与我的思想有极大的关系。虽任多职,转战军地,“主阵一地”,“造福一方”的机会不是很多,不能做大事时,可以做点小事,做不了小事,就做点自己喜欢的实事,发挥语言的作用和思想的力量,像蜡烛一样,“点亮一圈”,“照亮一片”,这也许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记得2005年,从山西省军区调到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任职,那时,我执教、带学员队、任政治部组织处处长、学院团委副书记,常常和青年干部打交道,时刻被他们求知的欲望所感染,加之时下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抓的如火如荼,很少有人顾及到青年干部的培训,青年干部是领导干部的基础,他们的成长进步,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的源泉。

于是,我就想为青年干部的学习提供点资料,把写一部关于青年干部能力建设的参考书列入日程,用5年时间完成了《青年干部能力建设读本》一书,书中概况了青年干部的“六大能力”,出版后得到广大青年干部和读者的好评,为青年干部的成长提供了能力的参考,内心极大的欣慰。

2012年底,我的几个战友从外地来北京,据说是接待上访群众,在和他们交谈过程中,我了解到基层群众工作的现状、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听了他们的介绍,看到一些对待群众的方法,也深感对基层群众工作的忧虑。

从那以后,我结合工作实际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体会,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基层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方法》一书,全书用“呼声——干部和群众矛盾凸显;寻根——党和群众路线生死相依;问计——党的领导人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询策——‘三为民’践行新时期群众路线”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受到了广大读者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喜爱。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九大精神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每位共产党员的党性所系、职责所在。

共产党员的力量在哪里?一直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从2014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开始了《共产党员的力量》一书的写作,历经4年的写作,终于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和广大读者见面了,也算是向党的十九大献礼吧。

《共产党员的力量》全书从“思想的力量——深化伟大思想学习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动力;党性的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方法的力量——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工作遵循;行动的力量——践行“四讲四有”新标准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终身追求四个部分进行了全面论述。

但愿这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提升共产党员的力量,增添一点力量,注入一份活力,也能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做点贡献,那将是我莫大的幸福和快乐。

(作者:马文  2019年4月22日)

相关热词搜索:《共产党员的力量》 马文

上一篇:三大亮点鼎力国家图书馆2019年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
下一篇:张小娴新作写催泪爱情故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