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又到一年吃蟹时

2019-09-18 16:16:08    羊城晚报

 秋天的月饼鲈鱼大闸蟹、柿子板栗桂花糕已经列队走来,秋风起,螃蟹肥,又到一年吃蟹时。螃蟹营养价值高,但吃法不当,也会损害人体健康。究竟怎么吃才健康?哪些人不适合吃螃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潘丹峰在此特别跟您聊一聊。

A 螃蟹怎么吃才安全?

蟹长期以水生物、水草、腐败物为食物,在加工、吃的过程中,要记得去掉螃蟹的鳃、胃、肠、心这些部位,并要煮熟、煮透。潘丹峰说,上述部位是螃蟹呼吸、排泄的器官,藏有污垢、细菌等,所以一定要清除干净。另外,蟹死亡后体内的组氨酸分解一种叫“组胺”等有害物质,且死亡时间越长,组胺产生越多,所以,买蟹时要注意选择,尽量避免死蟹,隔夜煮熟的蟹要注意在冰箱低温保存。

B 螃蟹不宜和这些食物搭配

1、柿子:吃了螃蟹就不要吃柿子,这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个常识,到底为什么呢?

潘丹峰说,原因是蟹肉中富含蛋白质,而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较多,这两样物质会互相发生反应,使消化酶的活性下降,胃肠功能正常的人偶尔吃问题不大,消化功能较弱或胃肠道较敏感的人不宜这样吃。

吃螃蟹又吃柿子,量多的话有可能会造成一些胃肠道的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浓茶:中国人喜欢喝茶,吃油腻食物往往喜欢喝点茶清肠胃,然而专家却提醒,吃螃蟹前后一般不建议大量喝浓茶。道理与吃柿子相似,浓茶含有较多鞣酸,消化功能较弱或胃肠道较敏感的人不宜同吃,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3、梨:梨为凉性食物,与寒性的螃蟹同食,对消化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可能问题不大,但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者这样吃会损伤脾胃,引起胃肠不适,尤其要注意。

4、雪糕、冷饮:同上面的理由一样,螃蟹性味寒凉,再吃冷冰冰的食物,更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

C 这5类人不宜吃螃蟹

1、伤风发热者

中医认为,多食蟹可发风、积冷,时感未清者均忌。简单讲就是,伤风感冒、发热、腹泻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可能使咳嗽等症状加重、感冒难愈。

2、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螃蟹富含蛋白质,大量食用后会促进胰液、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胃肠道、肝、胆、胰腺的负担,过量食用可诱发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者急性发作,所以患有胃肠道疾病、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肝炎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最好避免或少吃。即使对于正常人来说,也不宜一次食用大量螃蟹或蟹黄。

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螃蟹,尤其是其中的蟹黄胆固醇含量较高,多食会导致血胆固醇升高。因此,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吃螃蟹。

4、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的疾病,而嘌呤摄入过多会导致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尿酸增高,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进食过多会加重高尿酸血症甚至诱发痛风尿病情。所以,专家认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尽量远离螃蟹,更不能尝试“螃蟹+啤酒”的“痛风套餐”。

5、婴幼儿

蟹肉、蟹膏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与其他肉类相比不太容易消化且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故婴儿及过敏体质、哮喘、容易腹泻的幼儿不宜食用。另外,有过敏史的人、孕妇也要慎吃螃蟹。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袁友芬)

(原标题:金秋吃蟹,这些问题尤其要注意)

相关热词搜索:又到 一年 吃蟹

上一篇:袁隆平、屠呦呦等获“共和国勋章”
下一篇:食物颜色会影响对味道的感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