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在盘活自身资源中谋发展

方 俊    2019-08-12 09:57:36    人民网

  2017年,我主动向组织请缨,到河南省固始县蒋集镇,担任牛庙村驻村第一书记。全村13个村民组,869户、2945人,是个贫困村。

  基础薄弱、结构单一、靠天吃饭,是牛庙村曾经的特点。以前,村里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收入主要靠种传统经济作物、农闲打零工。靠地吃饭,一半是人力,一半看运气,风调雨顺时收成就好一些,天公不作美时收成就不行。全年下来,老百姓留够口粮,往往所剩无几。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后,就不愿意回来了。资源禀赋差、发展动力弱、留不住能干肯干的人,村子发展存在不少难处。要想脱贫就要找对发展思路。调研摸底后,我与村两委经过多次研讨,确定了“改造基础设施、发展主导产业”的思路。

  想富,一定要因地制宜,盘活自有资源。土地是农村最大的发展要素,脱贫致富就要把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经过上下协调、内引外联,我和村两委责任组一班人迅速促成了牛庙村“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全村整理土地4560亩,一大批长期闲置的荒坡沟塘被整理成耕地良田,新增耕地和集体建设用地790亩;新开挖32口标准化大塘并对外发包,大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整理的是土地,改变的是致富手段、发展方式。一年之内,全村13个村民组土地全部推平,形成了“田块成方、路渠成网”的良好格局。之后,我们按照“三权分置”的原则,在两个多月时间内,对所有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在保障村民基本土地权益的同时,大大促进了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加上县乡政策的鼓励支持,村里很快催生了返乡创业潮。截至今年5月,村里90%土地实现了流转,年租金达180万元。

  土地实现流转,产业便开始兴旺起来。目前,全村已经兴办种植养殖和加工企业、合作社42个。其中包括稻虾共生和水产基地20个,养猪场、养鸡场7个,牛蛙、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养殖基地4个,光伏和沼气发电项目3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个,等等。特色产业兴,百姓致富忙。群众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金,还可以不出远门,或者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或者通过创业带动增收,多赢的致富局面开始形成。就连村里一些70多岁的老汉,在家门口,一年都能挣到近3万元。老百姓的腰包,开始鼓了起来。

  驻村脱贫攻坚,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如今,全村167户701人实现脱贫,水、电、路全面升级,绿化、亮化全面实施,就医、入学、住房全面改善,精神文明得到提升,干部作风也受到锤炼。实践证明,兼顾眼前增收事,放眼长远发展计,最大限度利用好资源条件、政策条件、机遇优势,乘势而上,就能让小乡村实现大发展。

  (作者为河南省固始县蒋集镇牛庙村驻村第一书记,本报记者龚仕建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止暴制乱,媒体的“机位”不能跑偏
下一篇:植根人民才有生命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