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家信传亲情

龙兴军    2019-06-19 17:16:18    中国纪检监察报

父亲自小在农村长大。1958年,父亲19岁,恰逢江西萍乡矿务局招煤矿工人,父亲便从一个农村娃变成了一名煤矿工人,从此,在煤矿整整生活了35年。

父亲参加工作4年后与母亲结婚。父母养育我们四姊妹,从小就对我们严厉管教。母亲没有正式工作,虽然父亲每月工资才几十块钱,却舍得花钱培养我们读书。我们也争气,相继考出去读书深造,找工作也没有让父母操心,这是父母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在那没有网络的时代,写家信就是亲人间交流的唯一方式。父亲爱看我们的信,源于我们姊妹4人相继在外读书的日子。

父亲每天下班回家,在经过煤矿居民区小卖部时,都要停下来,进去问今天邮递员有没有送信来。一听说有,就急切地在一堆信里仔细寻找写有他名字的信件,每次取回我们的来信,父亲就会扬起信封,嘴角挂着微笑,一路小跑着奔回家,告诉邻居:孩子来信了。

一回到家,父亲顾不上吃饭,带上老花眼镜,拉着母亲一起看。到了晚上,父亲和母亲便开始写回信。多少叮咛、嘱咐,多少鼓励、安慰,多少挂念、唠叨,都写在信笺上。第二天,父亲骑车到离家几公里外的邮局寄信。接下来父亲会计算着日子,期待下一封信的到来。

1988年,我在省城读大学,第一次收到父亲的亲笔信。父亲虽然每次写的不多,可我知道,这一定花费了他很多时间。1989年,我向学校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父亲知道后,便从家里邮寄来《党章》《党员必读》等书籍,鼓励我要坚定信念。父亲在信中说:“爸爸是党培养出来的矿工,从采煤工成长为干部、煤炭行业劳模,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你现在在大学读书,就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回报党……”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我刻骨铭心,影响至今。

1990年9月,我大学毕业,在城里参加了工作,离家近了,很少给父母写信了。每次回家,父亲就说,现在收不到你们的信了,还有点不习惯。母亲曾悄悄告诉我,你们读书那些年写回来的信,父亲都保留着。家里的废旧物卖掉不少,唯独这些信件父亲一封也舍不得扔,还在每封信的信封背后,注明收信日期和回信日期。

母亲说的这个细节,在1993年父亲因为一次意外不幸去世后得到了证实。安葬父亲的那天晚上,我们陪着母亲整理父亲的遗物,在一个老式樟木箱最底层,母亲摸索出一个大布包,打开一看,是四摞厚厚的书信。母亲流着泪说:“这就是你们四人在外读书期间给我们写的信,你爸一封也舍不得扔掉,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看着自己曾经写给父母的那些信件和信封背面,父亲用笔工整记下的日期依然清晰可见,我们禁不住潸然泪下。

父亲给我们保留的信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哪是信呀,分明是浓浓父母情,记载着多少个春秋父母的期盼和希望。

在日益发达的网络时代,书信已经渐行渐远,父亲保存的这些书信,无疑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热词搜索:家信 亲情

上一篇:于谦与杭州
下一篇:“老原则”黄径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