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杨荫杭教子有方

2019-08-06 11:52:12    团结报

杨荫杭是著名学者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年轻时曾两度出国留学,民国成立后曾在司法界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长期从事律师工作,是民国时代一位颇有建树的人物。杨荫杭在子女教育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不但培养出了杨绛这样的著名学者,他的其他子女也都学有所成,这都是与他的教育方式分不开的。

据杨绛回忆,杨荫杭早年与民国著名政治人物章宗祥是好朋友,他在上海《申报》当主笔时,有一天,应邀带着妻子和女儿们去章宗祥家做客,章宗祥家的庭院很宽大、绿化得非常好,洋房也非常阔气,杨绛姐妹们便十分羡慕,“那天回家后,大姐盛称他们家的地毯多厚,沙发多软。父亲意味深长地慨叹一声说:‘生活程度(即生活水平)不能太高的。’他只说了这么一句。”原来,杨荫杭一向主张简朴,他也一向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要他们简朴度日、不要养成奢华的风气,所以随时随地会提醒、教育他们。

杨荫杭不喜欢置家产,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我父亲自从在北京买了一辆马车,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有了‘财产’,‘从此事多矣’。”他不置办家产,也是为了子女考虑,出于教育子女的目的。据杨绛回忆:“我父亲反对置买家产不仅是图省事,他还有一套原则——对子女来说,家产是个大害。他常说,某家少爷假如没有家产,可以有所作为,现成可‘吃家当’,使他成了废物,也使他不图上进。所以我父亲明明白白地说过:‘我的子女没有遗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的确,杨荫杭没有给子女们留下什么遗产,但子女们都养成了自强自立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都能学有所成。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杨荫杭给子女灌输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一切事情都要服从自己的内心、自己独立做出选择,不要过于依赖别人的意见。杨绛16岁的时候,北伐战争胜利,她所在学校的学生们经常要上街宣传,有一回,杨绛被推选为宣传员,但她不想到大庭广众之下去抛头露面,可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这时,她听人说:“只要家里人不赞成,就可以不用上街去参加运动了。”杨绛便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让父亲表态“家里不赞成”。没想到,这个要求却被一口回绝了。杨荫杭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于你。”

杨荫杭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距离今天虽然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他教育子女的那些独特的方式、新颖的理念,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启发意义。(唐宝民)

相关热词搜索:杨荫杭 教子 有方

上一篇:民国时期父亲教育子女的故事
下一篇:溥心畲的家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