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永不忘怀的“唠叨”

卢君    2019-09-17 11:45:38    中国纪检监察报 

农家人教育子女虽不像官宦之家都有家训家诫,但也有自己朴素的办法,我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就是“唠叨”。

“能猫不叫,叫猫不能”

这是父亲时常对我们的“唠叨”。小时候,父亲怕我们听不懂,总是要我们细心观察,真正会抓老鼠的猫是不乱叫的,特别是在抓老鼠的时候,都是潜伏在草丛中或角落里,瞪大眼睛,警惕地盯着老鼠可能出没的地方,一旦发现目标,突然跃起猛扑上去,总能十拿九稳。而不会抓或者不愿抓老鼠的猫,常常迈着慢悠悠的步子,一边走一边叫唤,毫无目的地左瞧右看,老鼠早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现在回想起来,父亲之所以喜爱这句俗语,并反反复复地对我们“唠叨”,实际上是教我们做事情要实干会干、少说多干的道理,他自己一辈子也是这么做的。记得在“人民公社”时,在我们苏北农村,生产队有两样最重要的农活,一个是饲养耕牛,一个是育秧苗看水稻,我的父亲就长年负责后一件事。每年春寒料峭时节,父亲就开始在生产队队部一个固定的草房子里铺上芦席,在上面均匀地摊开厚厚的用水拌湿的稻种,再盖上一层稻草,一切停当之后,在房间生起一个火盆,并定时向稻种上洒水,使房间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稻种发芽,这阶段大概有一周左右,父亲就一直吃住在这个房间里,须臾不离。待到稻种发芽后,第二步就是把稻种均匀地撒在平整如镜的秧畦上,开始阶段,同样要日日守护,直至长成茁壮的秧苗。

由于秧苗要分批栽插,这个育苗的过程,往往要进行好几批,在我的印象中,每年的3月到5月,父亲的全部时间都用在这件事上了。秧苗插到地里后,田间管理也非父亲莫属,从这以后更是闲不住,每天都要迎着晨曦、顶着烈日、伴着夕阳,不停从这块田转到那块田,灌水、放水、观察水稻长势,及时向生产队提出施肥、锄草、驱虫、松根、间苗等建议,一天也不敢懈怠。在我的童年,也没上幼儿园这一说,有时父亲还带着我跟他一块在田里转悠,他在前面默默地走,认真地看,我就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还在东看看西问问中,认识了不少庄稼野草、昆虫小鸟。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每年的秋天,直至水稻收割堆成粮垛。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看到父亲蹲在粮垛旁,满足地抽着他的旱烟袋。

听我母亲讲,从有了生产队,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的父亲就这样默默无闻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一件事,实际上这也是他这一辈子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但从没听他叫过苦,没看他感到累,庄稼丰收了也不见他夸夸其谈表过什么“功”,别人肯定他的辛劳,他最多就是“嘿嘿”两声。也许受老父亲的影响,我们兄弟姐妹无论是种田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也都继承了父亲的秉性,默默无闻做事,踏踏实实工作。我想这就是一种传承吧。

“桑树条子从小育”

我的父亲性情平和宽厚,平常很少批评我们,即使犯点小错,也不会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睛,但如果我们的错误触犯了他的“底线”,老人家就不会手软了。“桑树条子从小育”,就是父亲严厉处罚我时说的话。有一年的秋天,和几个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生产队的秋豆快熟了,就偷偷拔了一些,又捡了些枯芦苇叶子,躲到一个路坡旁,把秋豆烧熟吃了,看护庄稼的人发现后就告到门上来了。这一告不打紧,父亲一声不吭地动起了“家法”。母亲和哥哥姐姐们都很清楚,这个时候,谁也劝不了父亲。记得当时邻居看不下去,想劝他让我起来,父亲坚决没同意,并十分动气地说,一个孩子从小看大,“桑树条子从小育”,他今天可以去偷几棵豆子,长大了就可能会去偷一头老牛,他今天会逃学,将来就会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说句心里话,当时双膝跪着的酸痛麻木,面对众人的难堪羞愧,特别是父亲说的话,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一辈子刻骨铭心。

后来自己当了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沿用了老父亲的办法。有一次孩子在楼底玩耍,用手中的硬物划了别人的车,我沿用了幼时受教的“家法”,教育孩子。前些时候看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评委李昌钰讲到他的父母教育他们,及他教育自己的孩子,也用类似的“家法”,我深有同感。教育孩子方法千千万,但我认为只要管用就行,至少娇生惯养、不痛不痒的管教方法不是教育孩子的良方。

至于为什么“桑树条子从小育”,了解桑树特性的人都知道,这种树材坚硬而富有韧性,在农村一般主要用来做犁梢犁把,或做扁担。但这种树在树苗时,像根柳条东倒西歪直不起来,要想让它长成有用之材,必须要用一根直木杆与它绑在一起竖起来,使它往直里长,而且要长到足够粗时才可以放开,否则这种树不是长弯了,就是长歪了,长得再粗也不堪大用,于是才有了这句俗语。大千世界就是这样,很多事都是物理同源,由事及理,由物及人,谁会想到这样一句俗语,竟成了父亲管教孩子的铁律,而且真的管用。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尤其是冬天剃头,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件极不情愿的事。那个时候,一个村子也就一位剃头师傅,就那么一把老掉牙的手动剃头推子,由于剪刀片用得久了不那么锋锐,常常夹着没剪断的头发,扯得头皮生痛。更主要的是那个时候冬天天气比现在冷,理发一般又都在屋外,低头理发的时候,风直往脖子里灌,洗头又没有热水,都是从水缸里舀点凉水,把头发浇湿,再用石碱揉几揉就算洗头了,脑袋被浇个透凉。刚理完的前几天,头发没长出来,凛冽的寒风中,头皮冻得阵阵发麻。所以,那个时候冬天理发可以说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但唯有春节前的理发是必须的,如果兄弟中有谁想推拖,父亲都会不容分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还不赶快理发去。这个时候,我们就是有一百个不情愿,也都会乖乖地去把头剃了。

现在想来,父亲的要求也是有深意的。一则,在农村哪家的孩子穿得脏兮兮,弄得蓬头垢面,会被别人认为没教养,从这个意思上说,保持头发利利索索,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形象和门风。二则,过去孩子多,家里又没有更多的钱,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做一身新的衣服过年,但理个发,让每个孩子清清爽爽地辞旧岁、迎新年,不也是代表着一种新气象、新面貌吗?这使我联想到周总理青少年时期在南开中学就读时,就严守“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容止格言,这就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优良传统啊!

中华民族历来有持家治家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要继承培植良好的家风,我想,对我们这样平常人家来说,父母的“唠叨”虽然是俗词俚语,但同样可以作为我们的“家训”,我们的子孙后代,如都能铭记之、践行之,便是家之幸、族之幸。这就是我同样以“唠叨”的方式记下父母的“唠叨”之初心吧!(卢君)

相关热词搜索:永不 忘怀 唠叨

上一篇: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下一篇:中秋话家风故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