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勤读家训修德行

黄俊    2019-10-16 14:29:36    中国纪检监察报

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则徐家训《十无益》,问世已170余年,至今读来依然催人奋进、醍醐灌顶。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俗称“十无益”,乃林则徐修身做人准则、以德存世的范本,字里行间传达出丰富哲思,为后辈确立了崇德尚善的楷模。

反复吟读家训,不难发现言简意赅、取精用弘的百字家训,从“立人”起篇,内容与形式统一,实实在在的道理饱含哲理智慧与思辨光芒,强调了孝敬父母、敦和手足、乐善好施、勤学博文的重要性,诠释了人生循序渐进、顺势而为的发展规律,对后人和社会极具借鉴和指导意义。正因为林则徐有如此的深刻认识,才能在那个年代,服膺儒学、鹤立群雄,由此不流于俗、不落于窠、不腐于世,勇挑家国重担、责无旁贷,成为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成就了非凡人生和千秋功业,抒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丽篇章,也铸就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后辈亦秉承林家家训、振纲达材,志存高远、出类拔萃,因家训精神力量的熏陶和滋养,树德建功、盛名远播,在各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所谓“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家训是我国历史上家长用于训诫、勉励子弟后代的文字或铭刻,其嘉言典句既是教育约束宗族言行举止的家法族规,也是团结维系宗亲的精神纽带。家风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我国历代名人学者、世家大族、各界贤达,大多以家训来训诫子弟、垂范后代。不少家训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血脉积淀的提炼,是中华传统文化赖以传承的重要途径,为构建、丰赡和厚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增添了绚丽光彩。 

相关热词搜索:勤读 家训 德行

上一篇:颜之推诫子孙:重实学 涉世务
下一篇:好家风是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