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文旅融合:增活力添魅力

2019-03-14 11:53:01    光明日报

【两会视角】

3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也在关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话题,呼吁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精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旅游更有文化味儿

当前,作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必需品。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约为55.4亿人次,收入约5.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6%和12.3%;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约为1.48亿人次,同比增长13.5%。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6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5%和10%。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的持续升温,旅游也在悄然改变。

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代表调研发现,浙江很多乡村的麻糖制作现场展示、传统曲艺现场表演、乡土气息浓郁的“农家乐”年夜饭等,正在让旅游变得更有文化味儿。

这只是一个缩影。文化和旅游一次又一次的“牵手”,让人们的休闲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博物馆里过大年”逐渐成为新年俗,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文化展演等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

据调查,2019年元旦期间,超过90%的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45%以上的游客去过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等场所。

如今,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阶段,为适应这种新变化,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也要从数量追求转到品质提升。代表委员们表示,要把更多的优质文化资源转为优质旅游资源,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产品。

 

发展进入新阶段

去年4月,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挂牌成立,人们感叹:“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这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有了文化这个核心元素的加入,旅游会让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变得更强。”南京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刘忠斌代表说,只有与文化融合,旅游发展才能更持久、更有特色,也更能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的休闲需求。

近来,不少地方都在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委员介绍,2018年,河北文化和旅游系统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等重大机遇,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省旅游业发展保持量质齐升良好态势,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和24.4%。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殷红梅代表说,贵州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大省,在实践中探索了以雷山西江为代表的文化遗产集聚与政策驱动型、以“多彩贵州”为代表的文化品牌营销型等5种发展路径,不仅促进了民族文化保护,也增强了文化自信,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业创新发展。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文化和旅游产品在未来将持续走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会进入新阶段。

 

融合不是简单相加

“文化和旅游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鄢福初代表说。

今后应如何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宁夏工商联主席、宁夏民间商会会长何晓勇委员说,要找准特色文化的“根”,施准特色文化的“肥”,在规划上要因地制宜,避免东施效颦。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代表认为,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应把景区的产业链延长,把传统的“门票经济”改为“体验经济”“服务经济”,把真正的文化体验、文化消费渗透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全过程中。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委员表示,要延长产业链,提升文化和旅游互动效应,推动差异化发展,不断拓展衍生产品链,增强产业支撑;要拓展产业面,培育多元联动、纵横延伸的产业体系,打造点线连接、区块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要形成产业集群,引导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产业要素集聚集约。

当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要有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也要有更舒适、便利、安全的文明旅游环境。

“我们成立了旅游诚信基金,一旦发现问题,只要投诉,就会先赔付后查实。”黑龙江省省长王文涛代表指出,强化旅游市场秩序建设,既要靠政府“有形的手”去抓监督管理,打击欺诈、宰客、不合理低价游、强制消费等不良市场行为,也要通过市场“无形的手”,开展网上优差评,倒逼企业经营者提升服务质量。

 (记者 刘坤)

相关热词搜索:文旅 融合 活力 魅力

上一篇: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下一篇:从两会热词感受中国脉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