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刘倩 于瑞卿    2019-03-28 15:24:54    经济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应该看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绿色发展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也要看到,在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农业自身发展越来越受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发展,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绿色发展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生产过程中的秸秆焚烧、化肥农药使用超标、畜禽粪便处理不达标、农村小企业废气废水不达标排放等,都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和抓紧治理的时候。对此,必须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在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和修护乡村生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等方面下足功夫。

  绿色发展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农业农村的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发展问题,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农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保护意识得到加强、绿色生产技能不断提高、绿色生活习惯逐渐养成,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亦能切实提升。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更好坚持绿色发展,需切实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

  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遵循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性、生物多样性规律,明确目标,做好空气污染治理、农业节水、耕地土壤保护、增加绿化等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专项规划;出台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信贷、投资、税收减免等环境经济政策,通过政策体系优化,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发展沼气、改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和防洪排涝设施;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和环保奖惩机制建设,构建从投入到种养、运储、加工等全环节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奖励机制,提升乡村建设的绿色化水平。

  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采用各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化农民绿色发展意识,提升农民绿色发展技能,激发农民绿色农业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支持其引进绿色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进行绿色技术改造升级,做深做实绿色示范工程项目,发挥其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发挥好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实施,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便及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废弃地膜及餐厨垃圾等农业农村废物循环低碳技术的研发与使用;不断开发“互联网+绿色农业”技术,全面推进互联网技术与绿色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创新的深度融合;继续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绿色农业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加速绿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多层次农村科技工作人员队伍,广泛开展低碳循环等绿色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绿色技术技能。

  发挥好金融的保障作用。通过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完善绿色金融供给体系,以市场化方式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通过激励机制引导银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为农业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和农村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适时推出乡村绿色发展专项债券,引导社会资金定向支持乡村绿色建设项目;继续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社会资本联合设立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发掘具有商业价值潜力的乡村绿色项目,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动力。

(作者:河北金融学院 刘倩、于瑞卿)

相关热词搜索: 绿色 发展 乡村 振兴

上一篇:着力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
下一篇:从四方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