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以智慧治理平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慧军 黄华津     2019-11-21 15:24:32    学习时报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创新应用使得国家治理趋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数字空间、网络社会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景。为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有效的数据治理和网络治理,政府必须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治理平台。智慧治理平台是智慧大脑、智慧政府云、智慧媒体三者的组合,由各个层级、横向和纵向、内部和外部的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的数字系统组成,它将助力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治理平台
  
  政府部门在日常运行中,存在着大量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国家治理的需求,如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让信息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与此同时,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社交媒体、技术和组织网络、物联网等数字空间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场景,数据、算力、算法更是成为政府治理的关键要素。因此,政府迫切需要解决内部和外部治理体系不协调、治理精细化水平不够等问题,建设全面合理、互相协调的智慧治理体系。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必须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治理平台,通过智慧大脑实现多重数字治理体系的联通与协作,通过智慧政府云实现数据的高效安全传输和算力支持,通过智慧媒体实现治理单元在智慧治理平台上的公共服务生产与提供、公共服务使用与反馈及各个单元的交流互动,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具体来说,一方面,作为智慧治理平台操作控制枢纽的智慧大脑,将基于5G、物联网、传感器等获得超大规模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通过海量接入设备实现声音、图像、压力、湿度、定位信息等物理数据的收集与基本处理,以及情绪、态度、表情、倾向、兴趣等情感行为数据的识别、收集,将人、物、系统的活动高度信息化、数字化,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配合协作。另一方面,作为智慧治理平台动力支持的政府智慧云,将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对人、物、系统活动数据的传输、存储、运算和分析,挖掘数据中的价值、信息和知识,完成从数据向信息、知识的转化,赋能政府治理,为政府治理活动提供信息的存储、提取、传输支持、算力支持、连接支持和智力支持。同时,智慧媒体起着沟通国家治理各个单元的作用。智慧媒体建立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基础上,它是接触智慧治理平台的入口,一切服务内容都将搭载在智慧媒体上,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方案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的全面立体提供和使用。同时,它将促进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的沟通以及治理对象间的沟通。
  
  充分发挥智慧治理平台的作用
  
  首先,智慧治理平台具备强大数据传输能力和海量存储运算分析能力,它是安全可靠的政府公共数据库和政府公共数据平台,能把政府日常收集产生的数据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的处理,解决以往政府数据缺乏来源、查找效率低下、跨部门沟通困难等问题,借助云端打通“数据孤岛”,在保障安全、建立新的内部治理架构的基础上最大化数据流动和利用,有效推进政务服务从群众“线下跑”转向在家“云端办”,政府部门“分头办”转向跨部门沟通的“协同办”,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撑。其次,政府还可以对数据平台和数据公司进行合理科学可靠的监管。智慧治理平台建立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上,连接集成了政府内部的数字系统和社会的数字系统,这将打破数据监管“碎片化”“模糊化”“错位化”的困境,完成数据管理的动态化、标准化、通用化、智能化。再次,它还对政务服务流程、政府内部架构、政府外部治理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重塑,推动公共服务、政务公开、简政放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环境治理等的全面优化和升级,进一步实现上下一体、内外互动、协同治理、社会参与的数字化服务和数字治理。最后,智慧治理平台是政府服务、政府治理的入口和出口,起着收集治理诉求、呈现公共服务的作用。各种公共服务、治理成果和舆论思想宣传将通过智慧治理平台向公众传达、传递、传播。

相关热词搜索: 智慧 治理 平台 国家

上一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善治的智慧
下一篇:提升审理质效应增强“三种思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