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用心创作,雕刻时代精神

——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2019-04-10 16:59:10    人民政协报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和政协联组讨论,同代表委员们深入交流、共商国是,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定向导航。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深远意义,本报今日起开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访谈”专栏,专访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谈体会、话举措。敬请关注。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如何承担这一时代使命?如何通过作品来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围绕以上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在领悟传统中表现时代精神

记者: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看望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您有怎样的感想与体会?

吴为山:这是又一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新文献,充满了温度,也充满了哲理。作为文艺工作者,适逢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幸福与自豪的。

近百年来,中国从被动挨打的“东亚病夫”,到矢志不渝地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还体现在思想与精神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来到了一个追梦、逐梦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充满了理想。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我们要感恩于这个时代,正确体悟这个时代的精神,在生活中感受党和人民的伟大。因此,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潜下心来,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感受中华民族历史的雄浑博大、感受时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感受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才能把时代精神熔铸到作品当中,创作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结合您自身艺术创作与实践,认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该怎么做?

吴为山:与时代同步伐,表现我们伟大的时代,就要与人民在一起。因为人民是创造世界的动力与力量,只有扎根人民,我们的作品才能体现出有温度的高尚情感。因此,我的作品除了表现中外古今伟人名人,也以普通人为题材进行创作。当你走到草原、攀到高原、走到海边、走进山沟、下到矿区……和那些最质朴的人们在一起时,才会感觉到人与自然是那么融合、人民那真实的情感充满了智慧,才会发现普通生活中蕴藏着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才会感受到人性的伟大、生活的美好,促使我们产生新的灵感。文艺工作者只有在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才会为人民而创作,毕竟我们作品的最终归宿不仅仅在博物馆、美术馆,更重要的是在人民心里。

当然,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也要把握传统、领悟传统,才能以史为鉴,在历史坐标中找准位置,在历史规律中创造新的价值。在历史当中寻找榜样、寻找基因,其本身就是在为时代而创作。对于历史来讲,我们是现代的;对于未来而言,我们是历史的。文明的历程需要记载,与时代同步伐,才会被时代记录下来,成为后人研究的范本。而文艺工作者,就是记载历史、表现时代的。

在中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在中外美术交流中,应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吴为山: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也应该与时代同步伐。我和中国美术馆的专家们把中国美术馆的美术作品进行梳理后,带到墨西哥、立陶宛、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去展览,最受欢迎的是那些反映人文思想、道德情操的作品。

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伟大历史文化,像兵马俑、三星堆等这些古代创作,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生活,西方相对来说了解匮乏。于是我们把表现当代生活的作品带到世界各国去展览,特别是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人们生活的作品,颇受欢迎。当地观众说,我们过去了解的是古代的中国、近代的中国,现在通过中国美术馆,感受到当代中国以及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特别是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充满理想的精神状态,很受感动。

最近,我创作了雕塑《百年丰碑》,不日将放置在留下中国革命先辈足迹的法国城市蒙达尔纪。我们的革命先辈许多都曾到法国留学,在那里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回国后将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为民族独立、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用雕塑艺术的形式把这些表现出来。雕塑以勤工俭学的“工”字为基本造型,正面以群像方式呈现出十多位留法勤工俭学代表人物形象。这是一群胸怀理想、生机勃勃、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年轻人的形象,希望观者能从这一组作品中,将那段历史“活化”到今天的现实中来,表现中华民族善于学习、不断向前的精神,这也是我的创作初衷。

在美术普及中描绘美好时代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您在中国美术馆等平台上,长年致力于美术的推广普及,在这方面有哪些思考?

吴为山:在中国美术馆,我接触到很多老艺术家,他们德艺双馨、令人敬重。最感动的是,他们很多人都把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把私有财富化成国家财富,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如何为时代画像、立传与明德?我觉得把这些作品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展览等方式传播给大众。因此我们竭力办好每一场展览,把优秀艺术家、优秀作品更好地推介向世界,如春风化雨般,让所有人感受到时代的美好与历史的伟大。

今年年初,中国美术馆还举办了“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00余件风景题材美术作品,一方面展现祖国壮美的自然风光,一方面展现潘天寿、李可染等艺术家丰富的心灵风景。在这些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那深远的理想以及对祖国浓浓的爱。还有最近举办的一些工艺美术展览,包括工艺雕刻、紫砂艺术等,这些工艺美术家大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的创作,实际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艺美术成就的一个缩影。把每位优秀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就是在展示这个时代的创造与创新,中国美术馆将不遗余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满腔热血驱贫困 万缕深情铸忠魂
下一篇:纪念人民日报社金学曙大夫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