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江西农业大学青马工程实践营队助力脱贫攻坚,献礼七十华诞

2019-07-12 15:22:43    消费日报网

 

为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切身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性成就,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月1日至10日,江西农业大学“青马工程·筑梦新余”暑期社会实践营队一行16人赴省级贫困村新余市坑里村开展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之笔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谱赞歌

鹄山乡坑里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位于新余市渝水区北部,距城区37公里,属于偏远边际村,村子经济比较薄弱。为助力坑里村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队以“助力脱贫攻坚,共贺七十华诞”为主题,围绕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敬老爱老、献礼七十华诞等方面开展墙体彩绘。队员们分工合作,拿起画笔在墙上进行勾勒上色,同时为了展现坑里村扶贫成果,队员以村扶贫产业大棚及作物蘑菇、迷迭香作为元素进行构图,创作了具有坑里特色的扶贫攻坚宣传墙绘。近几日新余雨水连连,但是队员们并没有丝毫退缩,雨水浸湿衣服,依旧不停手中的画笔。为了如期完成墙绘,队员们加班加点连续奋战了5天,有时绘画至深夜11点。看到队员们经常被蚊虫叮咬,淳朴的村民送来了蚊香和花露水,还用扇子为队员们驱赶蚊虫。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400余平方米的墙体彩绘顺利完成,村民们纷纷竖起来大拇指。

 

 

扶贫调研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出点子

7月3日,营队在市委组织部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周源的带领下,实际调研了村扶贫产业种植基地、坑里村电商服务站,并对贫困户进行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坑里村的总体扶贫方式与脱贫现状。为了发展扶贫产业,带动全村贫困户增收,村子与企业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蘑菇、迷迭香种植产业。贫困户不仅能在合作社务工获得劳动报酬,而且还能获得分红收入。队员邹林均感叹到小小的蘑菇和迷迭香竟在脱贫的道路上发挥了如此大的作用。在坑里村电商服务站,队员们了解到电商服务站的建立,畅通了农产品进城和网货下乡的双向渠道,解决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后,队员们与扶贫干部举行了座谈会,具体了解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调研情况反馈了工作建议,得到了扶贫干部们的高度认可。

 

 

走访调研农村养老新模式“党建+颐养之家”工程

新余市在全国首创“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居家养老模式,为农村留守、独居及生活困难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娱乐休闲等服务,为农村老人创造相互关照、相互帮助、消除孤独、快乐生活的环境。7月8日,营队走进坑里村颐养之家,调研颐养之家运行情况,并开展送温暖志愿服务。队员们参观了颐养之家的活动室、阅览室、厨房等配套设施,纷纷感叹颐养之家服务之周到和设施之健全。老人们说:“在颐养之家住得很舒服,住宿条件也比原来的老房子好,医护人员还会定期体检,在这里每天都很开心。”随后,队员们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红歌演唱、军体拳操练等节目,赢得了老人们的阵阵掌声。表演结束后,队员们一起为老人们包了饺子,让每一位老人都感受到了温暖。小小的饺子,汇聚了每一个志愿者的浓浓爱心。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来,老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好吃!”

 

 

我说我讲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成就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更真实的了解村民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发展变化的感受,营队邀请村委代表、村民代表开展了我说我讲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成就交流会。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忆往昔,说变化,谈发展,畅所欲言。大家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的发展变化,结合自身的经历畅谈了体会和感悟,抒发了爱党爱国情怀。以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身份,用具体事例和生动的语言回顾了70年来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坑里村的建设历程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对共筑中国梦的强烈意愿。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通过主题墙体彩绘、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助力脱贫攻坚,让实践队员们直观的体会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成就。同时也让队员们懂得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自己磅礴的青春力量!(通讯员 江西农业大学谢川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动垃圾分类,农村也要有行动
下一篇:这儿的垃圾分类模式 值得推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