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文化“活”起来:战旗村的“乡村十八坊”

刘佳 张明海 郝飞 王勤    2019-07-18 16:49:02    中国农业新闻网

战旗村“乡村十八坊”门楼。 

手工制作布鞋。

一年前,“网红”明星村——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的“乡村十八坊”正式开门迎客,不长时间便吸引数十万人次前往参观。

一个占地仅30余亩的农村工匠聚落,究竟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对于其他类似的农村地区又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农村之于城市消费者,最大的魅力在于田园风光和传统农耕文化。“乡村十八坊”内集结了数十名农村工匠,并将村史馆搬入其中,用文创的形式,将乡土文化与现代经营相融合,不仅丰富了业态,也让村集体增收途径更加多元化,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让农村工匠有个从业的去处

木梁、灰瓦、青石路;酱园、鞋店、豆瓣坊、蜀绣、竹编……走进“乡村十八坊”,石子路两侧是一间间手工作坊。战旗村2组村民林根建做酱油已有30多年,他的酱园建在“乡村十八坊”的北隅,占地600多平方米。入园便是一个宽敞的晒场,里面码放着数十个酱缸,揭开一个,酱香扑鼻而来。晒场的后面是生产车间,从选料蒸煮、制曲发酵到酿晒成酱,全是标准化制作。

“我们用传统工艺进行酿造,酿好的酱油再由客人们开缸自取。”林根建说。

“乡村十八坊”的打造始于前年6月,在此之前村内小作坊云集,但由于环保不达标,大都面临关停歇业。战旗村党总支委员易奉阳说,村上当初筹建“乡村十八坊”的初衷就是想给村里的传统工匠,找一个可以继续从业的去处。

“乡村十八坊”由村集体出资兴建,总共花费了300多万元。建成后的“乡村十八坊”集结了战旗村十多户农村工匠,所有的近20家店均符合环保要求。

手工作坊成为旅游胜地

手工豆腐乳、传统布鞋……游客们来到“乡村十八坊”就能“品”到各种传统的“乡土”味道,而对于战旗村党支部而言,打造“乡村十八坊”还有更深的意义。

这里的郫县豆瓣博物馆,被划分成了“前店”与“后坊”,一边销售豆瓣商品,一边展示豆瓣制作工艺和文化。“我们收藏了2000多口传统晒坛,还原了古窖池70多个,客人在这里既可以试吃创新豆瓣制品,又可以了解蜀酱的精深渊源。”黄功云是唐昌镇人,与郫县豆瓣结缘40余年,通过博物馆将自己的半生事业进行生动演绎,让他备感喜悦。

“我们这里入驻的商户,很多都是集销售、展示和生产于一体。”易春阳介绍说,如果说“乡村十八坊”筹建之初是为了解决战旗村农村工匠的营业场地,那么而今的它已进阶为传统工艺和乡村文化的展示平台,体现出了巨大的旅游价值。

集体增收 村民分红

由于“乡村十八坊”是战旗村村集体出资兴建,所以其经营也会增加战旗村村集体收益。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合股联营。”易奉阳介绍说,战旗村曾组织村干部到陕西咸阳的袁家村考察,学习借鉴了当地经验,在“乡村十八坊”的经营上,采取店家出产品,村集体出固定资产的方式联合经营。

“店面和收银机都是村里提供的。”来自战旗村1组的袁志建在“乡村十八坊”上班,他所在的“唐昌豆腐”店如今销售豆瓣、豆腐乳等十多个品种的产品,节假日期间日均营业额可达3000多元。按照约定,他们店将在营业3个月后,根据经营情况与村集体商定股份占比,以后店里的经营收入村集体都可以按比例分红。

“这里的经营所得,村里将留存一部分用做村集体发展基金,其余的也将按股给村民们分红。”易奉阳告诉笔者,战旗村一直闲置的老村委办公楼如今都华丽转身。此次“乡村十八坊”所用的土地也是战旗村之前长期荒废的一个大院。谈到“乡村十八坊”今后的发展,易奉阳介绍,后期“乡村十八坊”还将扩建,主要发展餐饮、亲子体验等项目。

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郫都正以战旗村为核心,联合横山村、火花村、西北村、金星村等周边2.6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建设泛战旗景区,积极创建“4A”级旅游景区。

(原标题:战旗村“乡村十八坊”留住“活文化”)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 战旗村 乡村 十八坊

上一篇:诗上庄:诗意上庄桃源梦
下一篇:这里有“麻麻花的山坡”,有幸福的笑脸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