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注入乡村振兴人才“活水”

2019-07-19 10:54:09    中新网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关键。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优化人才资源,加快推动人才向乡村流动,要汇聚一批专业人才,投身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献才献智,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增强农村自身发展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破茧成蝶”。

  精准引才。“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引才要精准“对靶”,既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也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分类施策,充分根据地方实际,结合自身资源,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未来,引进的人才要真正能用其所长、用其所能,达到用好、用活,充分凸显人才效应。要积极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通过搭建平台,推介本土产业主导优势,返乡人才政策咨询,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形成紧密融合、同频共振的引才导向。

  感情留才。“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人才回引后怎样留得住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通过“感情大行动”,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一通电话、一封家书或许能传递乡情,锦上添花,但毕竟不能面面俱到,关键还要打通三个渠道。要在相关政策、待遇上给予保障和扶持,实施精准服务,坚持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产业发展开通“绿色通道”;建立人才“回流”激励机制,吸引走出去的农村知识青年回归乡村、奉献乡村。事业留人,感情留心,要用活人才,要让想干事的有机会,愿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回报。要在人事经费、成果转化等方面注重创新,才能让人才“红利”持续释放。

  用心育才。培育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乡土人才,具有熟悉地域特色、村情民意、生态环境的重要优势,能有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要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发挥职业技能作用,培育一批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技能人才储备队伍,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实践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载体培育一批农村致富能手,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实施人才孵化战略,实现“一村一人才、一村一品牌”的目标。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达到智力资源共享。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需求,选送乡土人才到行业龙头、高校院所学习培训,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技能比武,培育一批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人才队伍。通过人才培育工程,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钟柯)

相关热词搜索:乡村 振兴 人才 活水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通知
下一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创响10万个“乡字号”特色品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