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保险直播带货戴上“紧箍咒” 小心“带货”变“带祸”

潘福达    2020-07-08 11:07:47    北京日报

原标题:保险直播带货戴上“紧箍咒”

疫情影响下各行业纷纷转战线上直播,保险行业也不例外,企业高管和保险顾问纷纷走进直播间“带货”,掀起直播销售热潮。

但直播卖保险潜在的违法违规风险已经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多地银保监局近日陆续发出风险警示。监管部门提示,消费者在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购买保险时,应格外注意产品资质、渠道和投保提示。

 

吸粉引流完成保险销售

“有时只想问个简单的问题,得到的回复总是私聊或推荐看直播,咨询投保方案有时还被收费。”白领杨柳近期关注了几个保险短视频账号,保险知识学到了不少,但各类产品推荐信息眼花缭乱,她也不敢贸然下单。

记者在抖音平台上发现,保险销售账号的运营主体以保险公司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为主,也有一些自称“理财师”“金融讲师”“健康顾问”的主播发布选择保险的测评攻略。

综合排序最靠前的视频多数由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发布,这些机构账号纷纷表示“我们不会推荐任何一家公司和产品”,面对评论区的网友提问,主播均回应“加微信私聊”“私信回复”。

记者加了一个微信账号,对方随即推荐9.9元的“专业保险规划师服务”,并表示“我们对接50多家保险公司,让您足不出户了解各大保险公司的王牌产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各保险平台及中介机构在短视频平台上免费科普的背后都有“生意经”:多数平台和机构在线上引流后,由从业人员依托微信等社交媒体“建群养客户”,进而通过传统线下营销模式的保险方案设计、产品组合推荐与费率测算进行社交互动,最终完成销售。

 

小心“带货”变“带祸”

监管部门提示,消费者应警惕的是,主流直播平台中部分保险平台和机构主体资质缺失且宣传内容失当,容易让“带货”变“带祸”。据介绍,有的机构不具有经营保险业务资质,却以咨询、规划或测评名义注册账号,违规开展保险营销宣传和销售活动;有的保险分支机构或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未经所属机构统一管理,擅自发布保险营销宣传短视频、直播。

“戳我领红包”“直播抽奖别走开”“限时秒杀打折送优惠”……保险直播和短视频中,简单粗暴的营销内容刺激着网友下单,“免费领保险”“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夸大保障范围的误导内容不断。

“借着直播和短视频,保险公司和代理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接触到以前没被触达、对保险完全不了解的客户。”一家互联网保险业务负责人坦言,多数理赔纠纷源于“消费者的未如实告知”和“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对保险条款的理解偏差”,通过直播方式卖出去的保单可能会为投保人增加拒赔的风险。

 

保险直播带货监管升级

针对保险直播的潜在风险,河北和北京银保监局近期陆续出手整治。

北京银保监局要求辖内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在7月底前完成自查整改,提出“不得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不得出现不实陈述或误导性描述、不得违规承诺收益或承担损失、不得以打折红包抽奖等形式变相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等多项规定,对于在后续检查、抽查中发现存在漏报、瞒报以及不认真整改问题的机构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置。

北京银保监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提醒,消费者在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购买保险时,要做到“三注意”。

一是注意资质,确认“谁在卖保险”,查验保险业务经营者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不要购买未取得经营保险业务许可的主体所销售的保险产品;二是注意渠道,应从保险公司或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自营网络平台等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三是注意“保什么、不保什么”,认真阅读投保提示、保险条款等信息,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和免责范围,切实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也有保险业内人士仍看好保险直播的前景。太平人寿运营总监兼副总精算师严智康公开表示,直播带货卖保险的方式并没有超出“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范围,但必须要符合相关监管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跨境贸易结算受青睐 人民币跨境使用持续增长
下一篇:绿色交通制度建设驶入“快车道” 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