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叠加各种免税政策利好 海南免税购物“热”不可挡

2020-10-23 11:02:31    中国商报

(记者 彭婷婷)8天,10.4亿元,同比增长148.7%。这是7月实施免税新政后,海南交出的首个长假销售成绩单。

“平均一天卖一个亿,预计今年全岛销售可达300亿元,很快离岛免税可能达到1000亿元!”9月底的一次公开活动上,海南省副省长沈丹阳如是介绍海南离岛免税的销售情况。而这似乎并不难达到。

受全球疫情形势影响,1.5亿出境游游客回流,叠加各种免税政策利好,海南免税购物“热”不可挡,平均每天吸金过亿元,“度假+购物”已成为海南的新风尚。

 

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所谓免税,即免征包括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税种。目前,我国对服装和美容产品等进口消费品平均征收6.9%的税,对高端化妆品征收15%的税。对于一些奢侈品,如香水和手表,综合征税超过30%。购买免税商品,意味着要比购买一般贸易商品更加便宜。

在三亚国际免税城,拖着行李箱的游客随处可见。奢侈品店铺前大排长龙,珠宝首饰、护肤品和包袋品牌都是吸客大户。诸如宝格丽、古驰、普拉达等一线奢侈品品牌,上午10点开始营业时就实行限流,每隔15分钟顾客会按排队次序进入。

正排队等待购物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目前还不能出国,来海南旅游顺便购物是个不错的选择。“相比出国,来海南更方便,成本也更低,来之前就做好了攻略,准备好好逛逛。给同事、朋友带货也多,主要买些眼霜等化妆品。”她说。

事实上,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的火爆,与今年6月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政策利好密不可分。据了解,7月1日起,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提高至10万元,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新增手机、平板电脑等7类商品,化妆品单次购买数量从12件提高到30件。

“新政实施对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促进文旅市场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人对高品质消费需求很大,随着更多市场主体加入,将极大增强有效供给,让市场充分竞争、游客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作为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的重要方面,免税消费将为消费持续增长提供动能。”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记者表示,未来,海南的免税购物将为国内消费增长提供便利,加速经济内循环。

海南省商务厅厅长陈希表示,今年将争取在三亚市新设三家免税店,包括凤凰机场店和两家市内店。如果这三家免税店如期开业,大概率能继续为免税消费回流添把火。

 

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疫情发生初期,全球几大免税集团包括瑞士杜福睿集团、韩国乐天、拉加代尔等集体遭到重创。特别是海外机场旅客吞吐量暴跌,导致免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机场免税店业绩受到严重打击。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疫情期间出境游受限,加之上半年在海南免税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国内的免税零售规模急剧膨胀,消费回流趋势明显。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免)近日表示,7月至9月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暴增142%,达到22.3亿元人民币,营收增长39%,达到158.3亿元人民币。

中国中免的表现与全球主要竞争对手形成鲜明对比。如杜福睿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其7月至8月的销售额同比下降75%至85%。因此,中国中免在年中超越杜福睿集团后,似乎有望在今年巩固其全球最大免税店运营商的地位。

从国内免税市场格局看,目前中国中免仍然是业内龙头,已经先后中标香港机场、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澳门机场、上海机场免税以及国内其他机场口岸免税店,公司拥有超过80%的国内免税市场份额。“当前我国免税市场依然集中度较高,持牌玩家的优势比较明显。”江瀚认为,免税市场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入局者,跨界竞争者入场将会加剧行业变革。

近期,复星旅文宣布与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省重要国企)合作,其中旅游零售是重点;阿里巴巴与世界最大的免税集团杜福睿集团合作,数字化成为关键合作点和切入点。

目前,海南免税市场正逐步打开竞争格局。7月,海南省财政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三部门发布公告明确,根据相关规定,将按照经营品牌、品种、价格和国际“三同步”的原则,采用招标等市场化竞争方式选择并确定新增加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

“海南正成为全球免税购物‘天堂’,包括免税品经营集团、奢侈品品牌等在内的国际巨头都在跟我们联系,希望在中国布局,有的想把中国总部放在海南,有的想把亚太总部转移到海南。”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局长韩圣健表示。

“适度增加竞争是好事儿,但也不能来者不拒,要设定一些门槛。”在白明看来,如果市场没有充分竞争,国家越让利,目前免税牌照持有方的利润就越高,但消费者并没有从中获得合理利益。如果市场竞争越充分,经营主体就越要突破免税品批发的渠道瓶颈,争取拿到更多首发的优质产品,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进一步扩大免税消费的社会经济效用。

 

练好内功提升服务

目前,国内免税消费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中信证券研报分析,每年我国居民在旅游服务上存在大量逆差,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居民在国外购买大量外国商品。受疫情影响,预计境外消费“境内化”将成为未来新的发展趋势。国内疫情稳定后,免税店等渠道需求已开始集中释放。

不过,疫情终会过去,海南离岛免税如何才能更有优势?“对于消费者来说,谁的商品更具有价格优势、更丰富才是取胜关键。”白明认为,当前全球疫情影响出境游停摆情况下,抓住机遇让免税消费回流是关键。长远来看,苦练内功提升服务水平,才是海南离岛免税发展长久之计。

比如,离岛免税购物有一重要问题便是缺货严重。“我都很难凑够5件8折优惠的,想要的好多东西都售罄了。并且免税店里相比线上来说算是比较全的了,线上更缺货。”一位准备通过“自助购”下单的顾客抱怨缺货严重。显然,消费者的心情会因为商品缺货而大打折扣,这无疑会影响购物体验。

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刘锋认为,在消费环境等方面,海南与一些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海南正在加紧补短板。建议可以增加市区的免税购物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灵活而有效的管控,提供更加便利化、人性化的购物体验。

此外,免税商品和一般零售也应共荣发展。“免税和一般零售都是消费市场增长的路径,而非此消彼长。”未来智库认为,免税行业目前的高增长来源于国际旅客客流、转化率和客单价的三重叠加,成长属性明显,而一般零售渠道则会继续跟随经济发展和人口红利持续上行。长期来看,免税渠道通过高性价比培养的消费习惯将同步促进国内消费向高端升级。

 

链接

政策效应不断释放 增量红利助推免税市场

2011年,在《关于开展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的公告》发布时,没人会想到海南离岛免税近十年时间会有如此迅猛发展。

据海口海关披露的历年数据显示,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销售额2011年到2019年分别是9.86亿元、23.67亿元、33亿元、43.3亿元、55.4亿元、60.7亿元、80.2亿元、101亿元、134.9亿元。

亮眼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国家不断给离岛免税政策释放利好,免税购物额度一再提升,免税商品种类从18种增至45种,免税店从1家扩展至4家,范围从乘飞机离开到渡轮、火车、飞机等离岛乘客全覆盖。

今年6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 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以自由、公平、法治、高水平过程监管为特征的贸易投资规则基本构建,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方案对海南自贸港发展进行了长期规划,而离岛免税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5-10年内仍将作为促进海南旅游和消费发展的重要手段。

海南离岛免税提质升级的行动在持续加力。据不完全统计,仅9月以来,就有普拉达、卡地亚等七家高奢品牌陆续进驻海南离岛免税店。海南商务厅发布的《海南省促消费七条措施》中也明确,将引进更多高端、贵价商品品牌,丰富经营品种,完善商品结构。2021年5月7日至10日,海南将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仅专注于消费品的进口,该展会被称作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理想门户。

此外,监管也在加强。由于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优惠力度较大,客观导致存在套利空间,一些走私团伙利用离岛免税政策,收购他人离岛免税额度组织购买免税商品后,再向市场出售牟取非法利益。为了规范免税店税收管理,强化监管,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还公布了《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离岛免税商品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要求目前海南获批的四家免税店若销售非离岛免税商品,需申报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并分别核算离岛免税商品和应税项目的销售额,否则不得免税。管理办法自11月1日起施行。

可以看到,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效应不断释放,热度空前,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和动力。专家分析,海南凭借离岛免税购物、优良生态环境等多种优势叠加,有条件打造成为我国居民旅游及相关服务型消费释放的重要承接地,并由此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下一篇:税制改革助力自贸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