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北京老城:着眼百年再规划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0-09-17 15:22:14    《人民周刊》

老北京人在20世纪80年代开设的便民餐厅,如今成了特色酒吧;老旧四合院被改造为免费开放的共享空间,不定期举办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吸引着各地年轻人慕名前来“打卡”;旧街道“改头换面”,变成了“民国风”商业街……

8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全文发布。《规划》中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两个行政区,大部分区域位于北京市二环路以内,以北京老城为主体范围。根据《规划》,未来15年,古都风韵将成为北京市东西两城的风貌基调,文化探访路将串联起首都文脉,现代生活画卷将在传统空间中徐徐铺展开。

“这次规划非常重要,是北京老城保护的一个战略性规划,也是北京老城保护规划的一个里程碑。它不只是保护,还将会对北京传统空间格局的再生和北京传统精神的延续创造重要的基础。这不仅对北京老城的发展非常必要,对全国的老城保护和城市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榜样性意义。”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韩林飞教授对本刊记者说。

 

北京中轴线鸟瞰

 

保护整体格局,留住传统风貌

阜成门内大街的南北两侧,城市景观“穿越”时空。北侧的白塔寺街区,传统平房建筑一色青灰,许多沿街平房中开设起商业店铺,新添的门前匾额、修缮后的木质门窗与雕梁彩绘,无一不显示出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传统风貌的相融。南侧的金融街街区,部分青灰色建筑却“长”高了——这是过去几年间才建起的仿古建筑,金融街的高层楼厦、现代风貌和白塔寺周边的胡同院落、传统格局以它们为“桥梁”衔接和过渡。

紧邻快节奏的现代都市工作区,却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平房形态和胡同格局,这是北京市对老城传统风貌保护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解决交通和城市建设的问题,曾经拆除北京老城的城墙和一部分胡同,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胡同保存了下来,老城的格局、道路的路网和一些关键性的建筑也保存了下来,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向记者表示。

此次《规划》提出,要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实现应保尽保。“被动地保护是保不住的,只能主动地出击,在保护、利用和修复的过程中实现对北京老城的新保护,这是保护和修复观念的扩展和更新。”韩林飞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北京将按照古都风貌保护区、古都风貌协调区、现代风貌控制区3种类别,对老城进行风貌保护与控制。其中,老城核心区的建筑几乎都被划入了古都风貌保护区,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规范、系统的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未来区域内的传统风貌将不断得到强化。古都风貌协调区以老城外围的区域为主体,这将是一个传统建筑与现代风貌交汇的过渡地带,未来将呈现出古今交融的城市景观。二环路以外的区域则几乎都被划入了现代风貌控制区,区域中的建筑设计将以能呼应传统风貌、烘托古都基调为准则。

“北京老城的城市格局、街巷体系、古迹建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内容。通过修复甚至重建,可以把老城原有的格局、北京传统的城市空间精神梳理得更加明确。”韩林飞向记者解释。

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和功能塑造特色风貌街巷,也是梳理北京老城空间秩序、保护老城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的重要方式。记者了解到,老城将围绕北京中轴线和长安街的纵横“两轴”,建设两轴特定风貌街巷;将沿二环路建设文化景观公园环,依托绿化和水体打造一批蓝绿特色风貌街巷;将依照不同的区域功能,在传统建筑聚集区分别塑造传统居住风貌街巷和传统商业风貌街巷,在现代建筑聚集区分别塑造现代居住风貌街巷和现代商业风貌街巷;将尊重不同街区的时代特征,分别打造历史文化街区、近代风貌街巷等。

“过去这些年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在规划设计的领导工作中进行了很多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以前可能以片区街道为主体,这次规划则从整体格局和空间系统、从城市的整体风貌出发进行总体的考虑,因此更加完善,也将会更加凸显北京古城格局的完整性。”韩林飞向记者分析道。

 

传统建筑用于现代功能的429共享院。

 

文化探访路、景观视廊,打破文化体验的时空边界

从月坛出发,经过白塔寺,抵达西四地区,这是一条文化探访路;从天坛出发,途经先农坛,进入天桥地区,这也是一条文化探访路。《规划》将散布于北京老城各处的历史文化资源串联在一起,设计了10条文化探访路。

“文化探访路是普通百姓了解和体悟北京历史文化非常重要的空间。”韩林飞向记者介绍道。在北京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一些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和历史印记的空间场所,文化探访路就是通过城市有形的节点、线路,通过物质形态的城市空间和重要标志物,把这些历史遗迹更充分地呈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种更具有触摸感、时空感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场所。

10条文化探访路将会与北京老城的慢行系统实现有机结合。韩林飞表示,在慢行系统中才能真正体验到北京老城的传统风貌和格局,10条文化探访路的主要设计目标就是让人们在步行、骑行的慢行系统中更好地体验城市的成就与遗产密度。“这10条文化探访路将会使老百姓更容易、更亲身体验性地感受到北京历史文化的灿烂、城市格局的宏伟、城市设计的统一。”韩林飞说。

记者梳理发现,10条文化探访路几乎整合了北京老城的全部重要历史文化节点。沿白云观—三里河路—北京展览馆文化探访路前行,可以探寻到老城西部的城市发展记忆;玉河—什刹海—护国寺—新街口文化探访路和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地坛文化探访路,是老城北部历史文脉的探访线路;中轴线文化探访路、故宫—北大红楼—王府井文化探访路和环天安门广场—前门大栅栏文化探访路,串联起首都重要历史印迹的主干;沿东四—南新仓—日坛文化探访路或新文化街—宣南文化探访路寻访,也能够挖掘出不少有趣的文化记忆。

《规划》还设计了36条战略级景观视廊,包括33条看历史类景观视廊、3条看山水类景观视廊。记者了解到,这36条景观视廊涉及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四大主题,比如可以感受城市历史的天安门—正阳门互眺、祈年殿—永定门互眺、钟鼓楼—北海白塔互眺等景观视廊,可以观赏山水风景的景山望西山、太和殿望西山等景观视廊,这样的设计令人心驰神往。

为保证景观视廊眺望视野通畅、古都风貌协调统一,《规划》提出,实施严格的建筑高度管控,规划区内的新建、改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45米。记者留意到,《规划》对建筑高度的管控不只局限在东城区和西城区两个行政区,在《规划》图纸的建筑风貌及建筑高度管控示意图中,规划区外的海淀、朝阳、丰台等非规划区域都被设为核心区外建筑风貌与建筑高度管控区。

韩林飞表示,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建筑高度要求,这些高度要求是与北京的整体空间格局相适应的。整体空间格局的建筑高度是统一考虑的,这些高度要求是与原有的城市形态、城市轮廓线紧密相连的。“控制建筑高度非常必要,正是通过这样的高度控制、协调的城市轮廓线,通过视廊、体量控制等多方面技术手段,才能体现出城市的肌理,重点突出标志性的建筑,展现出北京传统的城市风貌。”韩林飞说。

记者梳理发现,《规划》设计的36条战略级景观视廊,范围覆盖了北京老城的绝大部分区域,并延伸到其他城区。未来,人们无论是站在景山眺望故宫、雍和宫和鼓楼,还是站在景山、故宫西北角楼、正阳门等位置眺望北海白塔,甚至站在银锭桥眺望西山,视廊范围内的景色都可以一览无余。

 

雍和宫大街的“民国风”建筑。

 

建筑古为今用,空间复合利用

在赵登禹路西侧的胡同片区,有一座名叫“429共享院”的院落。院落不大,两棵老树占据了院子的大部分空间,3间房屋全部设计成半开放格局。夏日午后,大门敞开,有不少年轻人来这里闲坐。

“这是由‘白塔寺再生计划’实施主体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法国驻华大使馆—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方合作的项目。这个空间面向公众开放,‘共享’的理念也是这3家单位对这个院落的定位及期待,希望能够为社区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院落主理人董女士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这座今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的院落会不定期举办展览、沙龙等文化交流活动,公众可以免费前来参观。经过为期两年的修缮和改造,这座普通四合院已经成为一个融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社交功能于一体的共享空间。

《规划》提出,鼓励将散布于核心区的消极空间、小微空间改造为开放、多元的积极空间,形成一批与古都风貌相协调、与公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活动场所,构建散发古风古韵、融入现代生活的公共空间体系。在北京老城,有为数不少的传统建筑空间正在发挥现代功能。

故宫冰窖就是一个建筑空间古为今用的典型例证。韩林飞向记者介绍,在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领导下改造的故宫冰窖,已经不再发挥原有的冰窖功能,而是成了一个体验皇家美食、感受餐饮文化的群众教育场所。“这个改造非常成功,格局、尺度都尊重了故宫的传统,并采用了一些新的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产生对比,形成了很好的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历史和未来的结合,也展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建筑思想和建筑保护的创新理念。”韩林飞说。

《规划》提出,引导建筑合理利用,鼓励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实现永续利用。对此,韩林飞表示,北京老城已经进行了很多的老街区、老街巷改造,在《规划》的指导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得到很好的更新和改造、保护和修复。

空间集约、复合利用也将成为北京老城空间利用的新方向。《规划》提出,鼓励功能混合,提高空间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根据《规划》,未来北京老城的公园和广场在满足生态和绿化率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将会兼容体育运动、文化展示、应急避难等功能;地面公交场站将适度兼容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立交桥下空间将因地制宜开展文娱、健身、休憩等社会活动;公共建筑前的空间、商业建筑前的附属绿地和部分街道附属绿地都将拆除周边围栏、配置游憩设施,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具有使用功能的空间。

记者在《规划》的用地功能规划图中看到,北京老城还将专门开辟出公共事务用地,作为公共文化、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社区综合服务等公益类设施混合用地。“公共空间的复合利用成为趋势是当然的。”李迪华向记者表示。

 

北京老城的胡同。

 

改善人居环境,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夏日傍晚的雍和宫大街,车辆川流不息。马路两旁的开阔空地上,有不少居民支起简易的桌椅,围在一起下棋、打牌或聊天,孩子们在附近跑来跑去、嬉笑打闹。大街东侧是北京城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大街西侧的胡同片区里仍然居住着许多老北京居民。

阿拉伯水烟酒吧老板李先生就是一位在雍和宫街区的胡同里长大的老北京人。酒吧开在自家四合院里,5张方桌、10余把椅子,占满了整个院落;屋内空间被改造成上下两层,一层的餐饮区也可以容纳10余人同时就餐。

“这是我叔叔的房子,总面积有80—90平方米。这家店20世纪80年代就开了,那时叫‘静食餐厅’,直到现在我们的营业执照上也是这个名字。以前我们主要做餐饮,现在是咖啡店。来的客人都是老顾客,哪里的都有,不是只有雍和宫片区的。店里只有我们夫妻两个人在忙。”李先生向记者介绍。

记者留意到,这座院落的院门和正屋门窗都经过了修缮。在雍和宫大街,沿街的许多建筑都经过修整或翻新,新建的商业楼宇也都呈现出与民居风格趋近的“民国风”。

传统建筑风貌恢复的同时,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在改善。记者随意走进几条胡同,看到几乎每条胡同中都新建了公共厕所。在白塔寺街区,几位市政工人正在为胡同安装消防栓。《规划》提出,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基础设施条件的优化,将使老城区在施展特色风貌的“魅力”时,不必再担忧人居环境的“隐疾”。

“共生院”模式,是《规划》倡导的平房区人居环境改善新路径。记者了解到,“共生院”即在部分居民自愿腾退后,拆除违章搭建,合理利用腾退房屋改善留驻居民住房和基础设施条件,在民生改善的基础上适度引入文化关联业态,促进社区融合,最终实现不同形态的建筑空间共生、新老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的城市更新新模式。

对此,李迪华认为,老城改造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去尝试、去探索。“任何模式都只是在探索中找到的一种方式,如果把它当作‘标准答案’,老胡同可能最终就变成了只有一种模式,那么规划就容易走向失败。”李迪华说。

为使老城更宜居,《规划》提出,着力改善居住条件,适度降低人口密度。“城市空间的活力和尺度、密度紧密相关。北京老城现存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口密度太高,因此要使它恢复到一个适于这样的空间尺度的人口密度,才能使居住在里面的老百姓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并真正展示出古城的风貌。如果大家挤在一起居住,品质是无法提升的。”韩林飞向记者分析道。

根据《规划》,未来北京老城的常住人口密度将由目前的2.2万人/平方公里降至1.7万人/平方公里。韩林飞表示,参考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核心区的经验,这是一个合适的人口密度。“在这个人口密度下,加之未来肯定会有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公共空间和人群都会处于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从而使环境品质得到很好的提升。”韩林飞说。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烟袋斜街。

 

业态融合,品质提升

沿雍和宫大街前行,记者看到,街道两旁的店铺中既有老北京卤煮、驴肉火烧、灌肠等特色餐饮店,又有肯德基、呷哺呷哺等连锁店铺,还有永安堂药店、同日升粮行等保留着传统店名的“老字号”。在餐饮店铺聚集的区域,有许多身着明黄色制服的外卖骑手等在门外,外卖车辆几乎占满了整个人行道。

晚间,记者来到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烟袋斜街。这是什刹海地区最古老、最有名的商业街之一。暮色渐沉,霓虹初亮,许多附近的居民来这里闲逛,不宽的街巷里人流熙攘。街道两侧,裁缝店、香囊店、烤梨店、银器店、字画店、扇子店……长仅200余米的街道内,挤挤挨挨的店铺中全是老北京历史文化的浓缩,一家一家细品下来,几个小时都品味不完。

《规划》提出,全方位促进商业与文化融合发展,引导商业向高品质、内涵化发展。“业态提升的目的是满足今后的发展需求,要有长远的观念、规划的观念。沿街店铺有很强、很灵活的服务功能,未来老城的服务功能应当提升质量、提升品质,体现文化特色和传统的空间特色,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打造具有北京老城特色的服务业业态。”韩林飞向记者表示。

记者留意到,《规划》将老城街道划分为交通主导类、综合服务类、生活服务类、静稳通过类、特色类5类,其中,综合服务类、生活服务类、特色类3类街道都适宜发展临街商业业态。“不同的区域承担不同的功能,不同的街道也有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与周边的环境、城市的密度、城市未来的发展紧密相连。功能的划分会使城市更有效率,功能间的相互配合也会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整体协调、高效的规划目标。”韩林飞向记者分析道。

根据《规划》,北京老城未来承担的城市功能以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国际交往功能为主。这是否意味着,北京老城未来将不再承担过多的经济功能?对此,韩林飞表示,老城自身的经济功能包括服务于内部常住人口的服务功能,也包括服务于外来人口的国际交往和旅游服务功能,在这些功能的引导下,第三产业将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内容,经济效率也可以得到较高的提升,而不再像当前这样在较低的水平下运营。“这是老城保护的要点。”韩林飞强调。

减量提质,是《规划》对北京老城未来发展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规划》的批复也指出,要深刻把握减量与提质的关系。“密度和数量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是品质。少而精,是提高品质的目标。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低品质的大量,而是高精尖的服务,因此一定要提高城市空间及服务的质量。”韩林飞向记者解释道。

 

立足长远,不断改进

李迪华认为,一座城市中首先应当共享的是政府的公共资源,开放公共资源是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的一种方式。

“越是政府的东西越要开放,这应当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基本理念,这样的规划才是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规划。”李迪华说。

此次《规划》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划建设核心区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现有的原则和目标下,《规划》做得很好。我相信,未来《规划》实施后,北京二环内一定会更漂亮、更精致。但是,胡同保护得更好、环境变得更好以后,老百姓能从中收获什么?所以,造福老百姓才是规划和保护的关键。”李迪华表示。

城市规划应当关注人的体验,这是多位受访者的共识。在韩林飞看来,老城的保护和更新不仅包括历史文化的展示,现代人的体验、活动和生活活力也是老城保护更新非常重要的内容。“一座城市是不是好,要看它的烟火气,这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李迪华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规划》期限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这种战略性规划不仅仅是20年或30年的事,可能是10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远战略。”韩林飞表示。

对于《规划》未来的实施,李迪华建议,构建一个《规划》实施的评估体系。“全世界没有一座城市是‘一张蓝图绘出来’的,而一定是在不断学习、反复调整的过程中完善的。应当把《规划》的实施当作一个探索的过程,建立一个《规划》实施的评估体系,不断地改进。”李迪华说。

(《人民周刊》2020年第17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郑州银基商圈设立绿城“红绿灯”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基地
下一篇:北京正式公布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