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漳州法院深化诉非联动妥处涉民生案件见闻

2020-09-29 13:58:09    人民法院报

福建省漳州市两级法院着力推进诉非联动机制建设,充分运用诉非联动中心妥善处理涉民生案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实现源头治理、一站解纷,今年1月至8月,共执结涉民生执行案件1500件,标的额超1亿元。

专业引领更有力

“等了这么久,这笔工资可算是到账了!”9月9日傍晚,随着一条银行短信通知,工人周某眉头舒展,喜笑颜开。这一天,包括他在内的706名工人共领回薪水870万元。

原来,在龙文区某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周某等人因长期被欠薪而多次信访。项目方虽承诺于8月底前通过农民工工资专户支付,却迟迟没有履行。9月1日,工人再次集体讨薪,且情绪十分激动。

经协调,由龙文区人民法院、龙文区建设局共同成立的建设工程纠纷诉非联动调处中心提前介入,及时参与调解。法官们一边稳定工人情绪,防止矛盾激化,一边调查了解案情。据了解,该农民工工资专户已于8月7日被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冻结,因而无法用于支付。9月9日,法官们迅速与庐阳区法院取得联系,协调对该账户解除冻结。当天10时30分,账户顺利解冻,工资款于15时左右顺利拨入,并成功发放到工人手中。

同是这一天,在平和县人民法院,立案速裁团队的法官与调解员们一道,通过一站通办、一线解决的方式,合力化解了12起涉疫劳动争议案件,依法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漳州法院将诉非联动中心建设与各地实际特色相结合,实现一站式多元解纷“立体化覆盖、专业化发展”。全市法院中,龙文区法院成立建设工程纠纷化解诉非联动中心,诏安县人民法院成立水产品加工行业诉非联动办公室及法官工作室,平和法院推行“1+N”专业化立体诉非联动平台等。这些多元解纷平台成为化解纠纷的第一道坚固防线。1月至8月,全市法院收案同比下降5.3%。

专项联执更高效

9月10日,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的某纸业公司里,528名农民工经龙海市人民法院联片化解,与公司达成仲裁调解,并及时进入执行程序,当场领回了工资700余万元,诉源治理减量增益效果明显。

去年底,这家纸业公司因资金问题相继停产并解聘所有员工,因欠薪问题引发矛盾纠纷。龙海法院是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的诉非联动第一批示范法院。为防止矛盾激化,他们主动靠前服务,及时对接劳动仲裁机构,引导员工依法有序申请劳动仲裁。

针对劳动仲裁调解后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案件,龙海法院组成工作专班,因案施策,开展联调联执,最终促成2批次657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以“线上办理+线下集中放款”的方式向被解聘员工发放薪酬800万余元,从源头减少案件600余件。

为推动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常态化,漳州法院在推进诉非联动机制建设中,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东山县人民法院在全省首创“执来执网”APP,依托县综治中心“一张网、全覆盖”平台,组建涵盖331名网格员、61名农村警务助理的执行网格团队,形成了综治助力执行的强大合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中。

专班培训更精准

2019年底,在漳州市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顺利搭建全省首个多元解纷平台,并建立诉非联动中心,聚集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市直33家单位的行业调解力量,打造与党委、政府资源聚合、力量融合、功能整合的诉非联动新模式。

为提升调解专业化能力,漳州中院推行多层次培训指导,指定立庭速裁团队与诉非联动中心开展日常联络协调,随时随地开展业务指导。

今年6月,为推进一批劳动争议案件化解,漳州中院立庭速裁团队法官以个案为例,组织带领诉非联动调解员进行实战调解专题培训,批量成功调解8件劳动纠纷。

针对涉民生案件,法官们通过以会代训、庭审观摩、典型案例研讨、归类培训等多种形式,由审判业务骨干针对中心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法律法规的运用问题,分类分批对调解员进行交流与指导,精准提高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

此外,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漳州中院根据解纷案件当事人所在地、工作时间特点,全面打通线上诉讼服务通道。今年以来,漳州法院多元解纷平台共收到案件717件,调解成功减量达378件,占矛盾纠纷量的52.72%。(林娟娟 戴玲玲)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上海首个环资庭成长记:护航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4年
下一篇: 广东湛江一涉黑案首犯一审获刑二十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