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垃圾分类日志”,一个人带动整栋楼

李爽    2020-07-31 16:05:16   

早晨不到7点钟,张玉良阿姨已经出现在楼下的垃圾桶站旁,她先看了看厨余垃圾桶内的投放情况,随即按下手机上的录制键,“现在是30号上午,刚才看了一下厨余垃圾桶内的投放情况,里面没有塑料袋、塑料瓶、纸巾等,全部是瓜果皮核、菜叶这样的厨余垃圾,大家的分类习惯正在逐渐养成,非常棒。”张玉良今年70岁了,家住西罗园第三社区,是社区垃圾分类引导员。

5月份,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以来,张阿姨积极响应社区党委号召投身到垃圾分类宣传。“要宣传,首先咱自己得知道怎么分,我就组织我们楼门的居民代表、志愿者一起学习了分类投放指引,入户的时候再给居民讲解分类的规定。我在手机上看到垃圾分类的宣传片,都会转发到居民群里,大家共同学习,提高分类意识。”

6月23日起,张阿姨又多了一个身份——垃圾分类引导员,每天7:00-9:00、18:00-20:00,张阿姨都会准时出现在垃圾桶站旁,引导居民准确投放各类生活垃圾。“最初几天是真辛苦,来一个居民我就教一次。投得不对的,我就再捡出来。每天回到家里,身上都有一股味。”

当问及既然又脏又累,为何能坚持一直做下来。张阿姨的欣喜溢于言表,“变化,一个月来看着全楼的居民由不分类、分不对,到分得对、投得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垃圾分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通过我们党员、志愿者的引导带动,能让更多的人转变观念、养成习惯,再辛苦也值得。”张阿姨是一个视频达人,为了促进全楼的居民身体力行,她每天都会用视频记录下来垃圾分类情况,志愿者分拣的视频、居民准确投放的视频、厨余桶分类不达标的视频……每天桶站值守结束后,张阿姨都会将拍摄的视频发到楼内居民微信群,再总结一下全天的分类情况,张阿姨称之为“分类日志”。“我们全楼126户居民都在这个微信群里,我把每天情况发到群里,很多居民留言、点赞,对于混投等不文明的行为,我也会通过视频曝光,起到提醒和教育的效果。现在大部分居民都能做到分类投放,不分类或是乱投的情况越来越少。”

为了促进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西罗园第三社区党委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桶站值守,60多名志愿者自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中,社区14个桶站实现值守覆盖百分百。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和耐心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着居民,居民自发为值守的志愿者送来风油精、扇子等。党员李秀红说到:“垃圾分类引导党员要带头做表率,把好事推进下去,我们是累并快乐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际最新研究:道路交通产生塑料微粒污染可扩散至北极
下一篇:全国“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投票通道开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