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三汤道台”的家风

老九    2020-01-16 16:02:40    中国纪检监察报  

春天就听说苏州百花洲公园姑胥馆内建造起了一座汤斌纪念馆,我一直想去看看,但总是被琐事牵绊住。银杏黄叶替代了桃红柳绿,冬天来了,终于有机会去百花洲瞻仰前贤汤斌,心情愉悦难言。

据史载,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朝政治家、理学家和书法家。其任江苏巡抚时,勤政爱民,清廉自律,不仅减免沉重的赋税,还访贤问能,大力整顿风俗,受到百姓的敬重与颂扬。汤斌为官时,一日三餐不离清水豆腐汤,于是就有了汤斌为政清白像“豆腐汤”之说。此外,因为他生活中近乎苛刻的自律俭朴,却关心民风教化,苏州百姓又称颂其生活清苦像“黄连汤”,反哺给百姓生活的则像“人参汤”。“三汤道台”的雅号就此广为流传。

陪同我前往的文友朱勤农先生是土著的苏州人,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他告诉我,百花洲公园一带原为苏州古城八大城门的胥门,主要的古建筑大都是纪念建城者伍子胥。百花洲公园非名园,但外地游客不少,我想主要还是伍子胥魅力所致。如今增添了廉吏汤斌的事迹,自然更受欢迎。纪念馆定名为“汤斌廉政文化展示馆”,大门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两袖清风,百姓爱怜当局者”,下联为“一身正气,三汤可配后来人。”这副对联含义深入浅出,上联写的是百姓爱惜清官,下联写的是“三汤”典故可以给后来者提供教益,可谓主题明了。展示馆的对面,是立于青松林中的汤斌塑像,背后一座石牌坊,两边又有一副对联:“居官当思尽其天职,为政尤贵合乎民众”,横批为“民不能忘”,表述的是民众为何不能忘却清官的道理,以及为官者的境界。

朱勤农先生还介绍了汤斌四个儿子的情况。汤斌长子汤溥曾从老家河南睢州来苏州看望父亲,看到父亲生活太艰苦,身体不好,便到市场上买了一只鸡,想熬碗汤让父亲补补身体。不料汤斌“不领情”,罚儿子长跪谢罪,与其讲该怎样体察民间的疾苦:“哪有读书人不能咬得菜根而可以成大事的?”并将其撵回老家。

这样严格的家风,对后人的影响非常深刻,而体察民间疾苦也成为汤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家训。据史载,汤斌长子汤溥和次子汤浚在儒林中颇负盛名,著述境界高远。三子汤沆,以廪贡生任襄城县训导5年,他“修黉宫、补祭器、勤训迪”,像父亲汤斌为官一样,汤沆关注民风教化。每月初一、十五,他会在明伦堂授课,最优者予以嘉奖。之后,他被升为国子监监丞。襄城人立“去思碑”,又绘图纪其八项善政,赠送给他。致仕返回故乡后,他以纂修先祖的功业为当务之急,刻文政公遗集。与尹元符修订《洛学编》,与方灵皋、杨农先同修《文正公年谱》及《汤氏家乘》各一卷。肆力于遗书,启佑后人。90岁时,仍神明不衰,五世一堂,极享天伦之乐……

听了这些讲解,我不住点头感叹。此行虽然没有品尝到“三汤”中任何一汤,仍能感觉到其滋味的不同寻常。不论是否为官,人立天地间,都有自己的家族,有自己的后人,那么,这种浩然正气都是不可或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间接领略到“三汤”的甘甜醇美了。

相关热词搜索: 三汤 道台 家风

上一篇:良好家教家风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下一篇:直道传家久,清风继世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