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0-02-20 16:59:37    光明网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提出了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意见》强调的“短板”和措施大多涉及三农发展的基础领域,这不仅关系到2020年两大目标的顺利完成,对今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也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消除绝对贫困的主战场在农村,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在“三农”。纵观世界,资源禀赋的多少并不能主导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是影响发展的关键条件,良好的制度供给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意见》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制度供给等方面提出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的措施,有助于人、财、物等要素流向乡村,留在乡村,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效动能。

首先,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有助于打好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意见》提出要加大道路、网络和电力等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便利生活的基础,通畅的道路是生产资料进入乡村、工业品下乡,以及农产品进城的血脉,网络是开展电子商务,有效开发农村市场的新平台,与电力和供水设施共同构成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同时,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有助于提高乡村生活的品质,当汽车在乡村道路上不再颠簸,洗衣机能用来洗衣服,而不是做米缸,电冰箱能用来储存食品,而不是做储物柜,乡村生活的便利性会大大提高,甚至转化为优越性。

其次,补上公共服务短板,有助于完善农村民生基础。《意见》提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文化服务等几个方面的措施。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存在按照先后顺序从较低级向较高级转变的特征。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多地体现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更稳定的生命预期以及更丰富的文化生活等方面。公共服务是稳定器,办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就能留住乡村企业的劳动者;办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就能让农村居民以更低的成本维护健康,让弱势人群得到关爱,让老年人有所依靠;办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就能更好地保留与传承中华文化的体与魂,增强归属感。

第三,搞好人居环境整治和和生态环境治理,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基础。《意见》提出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就不同的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给出不同的措施。乡村既是生活空间,也是生产空间。农村生活环境方面,伴随农村居民生活的现代化、居住集中化,将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提上日程,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正逢其时。农村生态环境方面,长期依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开采地下水的农业生产方式给土地和水资源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不断推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化肥农药减量化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农村生产环境的唯一出路,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正逢其时。

第四,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有助于提升农村稳定基础。《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并提出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农村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实现发展的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党组织作用是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发展吸收青年农民党员能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带动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有助于提升民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时效性,增加服务对象满意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助于增强村干部与村民互信,增加村民参与空间和认可度。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体系有利于促进乡村的稳定与安全。

第五,强化补短板保障措施,有助于增强稳固三农制度基础。《意见》在“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板块提出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推动人才下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等分解任务。以制度形式保障乡村发展所需的人、财、物是长久之计。土地是财富之母,将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部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乡村产业发展,是许多手握优质资源,却无地谋求发展村庄的期盼。劳动是财富之父,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所亟需的人才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激励。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有助于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农村重点改革任务所涉及的土地制度、集体经济制度等关乎资源的处分、利用与利益分配,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根本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抓好改革任务有助于稳固乡村发展的基石。

《意见》发布的2月5日正在中国全力“抗疫”之时,2020年“三农”工作不减任务,对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进行全面部署,出台具体措施,体现了“三农”压舱石作用的重要性。本质上,“三农”的农业是安全问题,农村是发展问题,农民是就业问题。在国内外风险挑战日益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下,夯实乡村发展基础,近期是为了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长期来看,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刘启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疫情防控期“停课不停学”需各方同向同行
下一篇:在疫情大考中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