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王佑学山水画家乡汇报展开幕

2020-11-17 16:17:47    人民周刊网

2020年11月14日上午,“墨守初心——王佑学山水画家乡汇报展”在淄川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中国山水画研究院、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淄博市美术家协会、中共淄川区委宣传部主办,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淄川博物馆、淄博蓝盾保安公司、中国陶瓷琉璃馆、蒲松龄纪念馆、淄博市文化馆、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市图书馆、淄博市广电书画院、淄川区美术家协会、淄川区老年书画学会协办。画展由著名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徐恩存、付京生学术主持,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蔡成刚策展并主持。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王佑学的恩师卢禹舜发来贺信指出,佑学在数十年绘画生涯历程中,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广取博收,笔耕不辍,不仅绘画艺术精深纯厚,笔墨境界深远雅静,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个人特色。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身体力行为弘扬中国文化做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陈克永同时发来贺信说到,这次家乡汇报展体现了王佑学对家乡的情和爱,其作品笔墨厚重苍茫,气势博大雄浑,苍劲中含润泽,浑厚中透灵气,令人赏心悦目。

 

 

王佑学自幼习画,受闫桂林,徐永祁两先生启蒙。师专美术专业受教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徐金堤。八十年代得识张仃、陆俨少、周韶华等诸画坛前辈,多承指教,获益匪浅。尤蒙天津孙其峰先生厚爱,收为门生,耳提面命,书信往来二十余年,于做人治艺受益终身。先后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贾又福工作室(访问学者)、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首届山水画高研班作课题研究。

王佑学是淄博市一位老文化工作者。在长达40余年的工作历程中,他为淄博的文博事业特别对蒲松龄纪念馆的繁荣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基础设施、队伍培养、业务提高,还是对外宣传,尤其在蒲松龄纪馆的书画征集收藏中更是卓有贡献。

王佑学还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组织者,他曾长期担任淄博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为提高淄博美术创作水平和促进淄博地区艺术交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曾多次受到山东省美协的表彰奖励。

王佑学工作之余,始终坚持绘画、学习与创作,几十年如一日,无论在农村工作队还是在教学和文化工作岗位上,他都从不懈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利用节假日跑遍祖国大江南北写生采风,感悟自然。尤其对太行山情有独钟,曾数十次深入体验采风。

从他苍茫浑厚而又温暖光明的积墨山水作品中可以感触到,这与它的文化修养和人品格调有直接关系,所谓画如其人。正如他自己讲的,画画不仅是在画物,更是在画心、画思想、画人格和境界。2006年至2019年他往返于京鲁,潜心读书,勤奋创作,笔耕不辍。

 

 

这次在家乡淄川办展览,是王佑学由来已久的心愿,岁月荏苒,已进古稀之年的他这个想法愈发强烈,他曾说,当一个艺术家远在他乡的时候,更能够深深感受到故土的那份乡愁与眷恋,这次展出七十幅作品,大多为近年的写生与创作。其中不少是故乡山水的写生作品,如抗日遗址马鞍山,梦泉山村等,都渗透着其浓郁的乡情。今年正值王佑学赴京游学13年之际,70岁,70幅画,这是他进京游学探艺的展示回顾,更是他向家乡父老、同道亲友的一次全面汇报。为此,王佑学精心准备,从大量作品中优中选优,还增添了大量的史料展示,从学画的第一本教科书,到第一次作品发表,从与诸位恩师的艺术交流到艺术生涯的重要节点,透过那些发黄的书信和图片报纸,以及笔记,速写和仿古册页等,让参观者深深感受到了王佑学墨守初心,不忘故乡的一片深情。

著名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付京生说:“每次见到王佑学,都觉得它更年轻了,完全不像一位70岁的老人,正如杜甫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种青春是画家的精神气质和追求所决定的,恰恰也是王佑学的家乡山水和齐鲁文化滋养了他的心灵,铸就他的文化品格和绘画境界与学术高度。”

对于王佑学的创作,很多评论家和知名画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天津美院终身教授,著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孙其峰先生称赞道,“佑学画黄山,神遇而迹化,论者勿以形似而求全尔。”

著名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徐恩存说,“王佑学的创作是以气势为主要特色的,其作品无论大小,都充满氤氲之气,尤其是线的流畅与墨的动势,为作品平添了淋漓酣畅之感。读王佑学的山水画作品,在水墨酣畅中,我们感到一种滂沱的大气,一种不拘小节的爽快。”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曾赞道,“佑学数十年如一日,砚田耕耘,墨海扬帆,继承借鉴,探索创新,吸纳百家之优长,兼及八方之精义,熔铸天地大美之个性风格,又不失民族文化特性与时代精神气息。故其笔下山水,苍茫浑厚,气象宏大,既富传统笔墨之精华,又具时代生活之新意。”

北京市收藏家协会理事、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学者、鉴赏家李长安先生评价:“观其山水作品,构图浑朴雄茂,点画细密精当,苍翠深秀,纵逸多姿,曲径深远,烟雾空濛,云气迷茫,村舍掩映,错落有致,甚得真山真水之神韵也。”

王佑学的启蒙老师闫桂林参加画展开幕式后,感慨的说到:“当今急功近利乱象从生的书画界,佑学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跟风,不随潮,笔耕不辍,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他的山水画作品不拘一石一木的雕琢,追求的是大境界,大气魄。佑学的作品在大山深处巧妙的融入了小桥、流水、人家,并增加了浅绛、青绿的结合,使读者看到的是大山深处可居可游,生机一片。几十年的耕作,佑学的山水画逐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在当今山水画坛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书法直播: 一种新兴文化传播
下一篇:形神兼备 谐趣清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