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公益 > 正文

大山深处琴声 放飞山娃梦想

2021-03-05 11:51:10    南京日报

2月23日上午,俞晓冬回到金寨县给孩子们上古筝课。 玄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一阵阵悦耳的古筝声,如同清澈的泉水从山间流过。这声音从大别山革命老区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学校校园传出,20多名小朋友正在努力练琴,等待他们的古筝老师俞晓冬“回家”。

7年来,俞晓冬在这所深山中的音乐教室里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培养了近30名小学毕业前就通过全国器乐水平十级考试的“山里娃”,用音乐放飞孩子梦想。2月23日上午,因为疫情防控,已14个月没有见到这群孩子们的俞晓冬,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金寨县。一下车,孩子们就飞奔过来,把俞晓冬团团围住,一声声“俞妈妈”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扎进大山, 每年有180多天驻村当老师

俞晓冬出身军人家庭,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当年,她成为南京艺术学院古筝专业在江苏省录取的唯一考生,毕业后进入部队,并逐步成长为中高级干部。

2014年,刚做完左下肺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没多久,还在南京家中养病的俞晓冬,受战友之邀来到金寨散心。一天饭后,她走进了住所附近的“小南京学校”,看到教室中的古筝便轻抚了起来。一曲空灵的琴声传出,教室里的气氛顿时不一样了,孩子们静静地听着,眼神里充满了惊奇、羡慕和渴望。

“您能留下来教我们的孩子弹琴吗?”一位老师几乎是带着恳求的语气。“可以啊。”俞晓冬不假思索地一口便答应了下来。家人担心她的身体,她却毫不在意。

很快,“山娃娃古筝班”便在“小南京学校”挂牌成立了。考虑到当地孩子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宽裕,俞晓冬个人独自出资20多万元,购置了30多架古筝和其余设备。从那以后,俞晓冬每年至少有180多天都留在大别山里,无偿对这群“山里娃”进行古筝培训和音乐教育,孩子们也亲切地称她为“俞妈妈”。

当记者询问起这些年共计投入多少资金时,俞晓冬说,从来没有仔细算过,只是这些年的退休工资都没攒下一分钱,都用在了给孩子们买设备、买生活用品、资助孩子考级等方面。

初心不改,为了孩子们默默付出

去金寨授课,俞晓冬常常要带着大包小包,除个人物品外,还有给孩子们的礼物,有一次,俞晓冬带了总共两个行李箱和一捆教材,行李重100多斤,“在高铁站检票上车是一步步挪过去的”,俞晓冬告诉记者。

原空军高级工程师王力坚目前在金寨工作,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俞晓冬从南京回金寨,是晚上9点多的高铁到金寨,他在出站口接俞晓冬,远远地看着俞晓冬那瘦小的身躯拖着大大的旅行箱和纸箱,非常吃力地从站口走过来。“我很吃惊,就问她怎么带了这么多的东西。她说,都是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我去教学点看过,有几十个学生呢,她真的给每个人都带了。”王力坚说,那些行李他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拖着都费劲,真不敢想象俞晓冬一个瘦弱的“病号”这些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俞晓冬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住进山里后,对环境的不适应让她患上了失眠症,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师杨晓辉曾为俞晓冬就诊。“失眠药在药店买不到,医院每次也不能多开,她便隔三差五来多备一些,存够了药再带到山里用。”杨晓辉告诉记者,尽管有种种困难,俞晓冬仍然初心不改,为了孩子们的成长默默付出。

7年来, 俞晓冬培养了近30名小学毕业前就通过全国器乐水平十级考试的“山娃娃”,用音乐为孩子们铺平成就梦想之路。

深情结缘,希望再给孩子们多当几年老师

“山娃娃古筝班”里有一位自闭症儿童小孟(化名),刚进古筝班学习时,他从不跟俞晓冬说话,但俞晓冬却经常找小孟聊天,对小孟的点滴进步给予赞许与鼓励。久而久之,小孟的心被俞晓冬融化了,性格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一天下课,小孟竟然悄悄地递给俞晓冬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俞妈妈我爱你”,俞晓冬看完又激动又惊喜。

不仅教音乐知识,俞晓冬更从生活上关心着孩子们,给手上生冻疮的孩子们抹冻疮膏,给班上每个学生送牙刷、牙膏还有擦脸霜等一些日用品。“还会给我们带很多很多东西,吃的、穿的、学习用的应有尽有!”说起俞老师,孩子们脸上写满期待。对俞晓冬来说也是如此,她说,支教让她与孩子们结下不舍的情缘,她的“支教计划”已经从五年又扩充到了十年,希望再给孩子们多当几年老师。

俞晓冬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和“江苏好人”“南京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9年当选首届“江苏最美退役军人”;2020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最美志愿者”。她的爱心之举感动了无数人,更用音符诠释了大爱无疆、人间有情的真谛。(余梦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小修小补做好事,到发动同行“加盟”学雷锋
下一篇:北京密云27名消防员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