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一封寄不出去的信

——谨以此文献给把生命定格在脱贫路上的中国共产党人

王宏甲    2021-03-05 15:40:15    学习时报

茫茫人海中,他们相遇。
  她说,也许是天意吧,本不在同一个车厢,却走到了一起。
  那时还没有“高铁”,加上是五一节前夕,车厢里十分拥挤。他们都没座位,从不同的方向走到两节车厢的连接处,两人都停下来了。
  为什么停在这里?不知道。只记得那时彼此都看见了对方。她说出于礼貌,看着对方笑了笑。
  “你是到哪里去?”他说的第一句话。
  “我去长沙。”
  “真巧啊,我也是。”
  然后问起对方的家乡。他的家乡在浙江,一个很富的地方。“你的老家呢?”他问。“我老家很穷。”她说。
  “穷?”他接着问,“那是哪里?”
  “毕节。”
  一个陌生的地方。既然彼此的家乡一富一穷,不聊这个了,换话题。就这样聊着,四个半小时的车程竟不觉得远……这就像电影里的情节。可是,这年头还有人会这样发生恋爱吗?凭什么相信对方呢?那是在从武汉开往长沙的列车上,那年她还在武汉上学。他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留了,会联系吗?她矜持地注意着有没有他的信息。他联系了,在QQ上。她感到自己的心在呼应。那以后,他们每天都会互相问候。他多次问,毕节真的很穷吗?她说她从未想过他会来毕节。
  暑假到来,她回毕节了。他在QQ上随口一句“我来毕节看看好吗”,她也随口一句“好呀”。第二天他就上火车到了贵阳,然后转客车。那时贵阳到毕节还没有高速公路,四个半小时才到毕节。她在汽车站接到了他,见面,他第一句话:“毕节还真是山区。”
  她带他去游览了织金洞,那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她还带他去走了毕节市区的街道,她想着要把家乡不错的地方让他看……没想到就是这次,他决定了要来“支援西部”。短暂的见面后他回到浙江,马上参加了国家公开招募的“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考试,工作目的地就选毕节。
  他的家乡在浙江省玉环市,毕业于宁波工程学院,在校时入了党。2011年8月,他25岁告别家乡来到毕节七星关长春堡镇成为一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
  她说没见过这样的雷厉风行,这年她的暑假还没结束,他已经在毕节的乡镇上班了。那个暑假的最后几天,她目睹了“他穿梭在村里裤腿上都是泥巴”的模样。“他一点一滴都打动着我。”
  2012年的暑假到来,她急切地回到毕节。
  “这个暑假,我们恋爱了。”说是恋爱,却没有多少在一起的时间,他总在乡下,而她则有一个女孩的矜持。再去上学,他在毕节,她在武汉。她感到自己挺想念他了。
  “我们隔着1000多公里恋爱,靠着电话、QQ联系。”她说,“恋爱得好辛苦”。
  2013年6月,她毕业了,毫不犹豫回到毕节。7月他生日那天,他向她求婚:“嫁给我吧!”她看着他的眼睛,感觉从那年火车上“互相看见”的那一刻开始,他的目光就没有离开她。
  她答应了:“你是我这一辈子可以依靠的人。”
  2014年8月,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她说在那前后,他每天出门之前会给她炖好排骨汤,深夜回家会给她炖鱼汤,工作再忙再累都会坚持照顾她。晚上女儿哭了,他就抱着哄孩子。
  女儿7个月后,她也上班了。2016年他调任毕节经济开发区青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工作更忙了。女儿已经会讲话了,每次通话,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爸很忙,妈妈带你去玩好不好。”
  她开始抱怨他,家庭聚会他也经常缺席。她身体不舒服,给他打电话,他说我在开会,你自己去医院看看。他自己生病了半夜去医院打吊瓶,第二天一早还是去了单位。她常常责备他为什么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他就笑着说快了,马上就脱贫了,忙完就带你和女儿出去弥补这几年没有陪你们的时间。
  2019年10月18日那天和往常一样,他对她说“我先走了”,就走了。中午他们还通了电话,“今天你争取早点忙完早点回来带我去看电影”。没想到这就是最后一个电话。
  那以后,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但是,她对出事那天的每个细节都刻骨铭心,她在心里一遍一遍地把她接到消息后经历的分分秒秒都告诉丈夫……直到一天深夜,她知道自己如果没把想告诉丈夫的话写下来,心里不会安宁,于是坐起来,在台灯下给丈夫写信。
  “展宇:”才写下他的名字,她就泪流满面了。
  那天,接到消息之前做了什么,她已经没有记忆,只记得接到消息的时候,是在一个工地上……是的,记忆只有那个电话,对方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手机就在她的耳边,这非常清晰……现在,她的手在发抖,写,只能从这里写了……
  ……我呆了几分钟,突然想着给你打电话。
  关机了。我整个人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还没等我赶到现场,电话又响了,通知我去殡仪馆!
  殡仪馆!这三个字,像炸弹一样。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车开了多久,只感觉好漫长。等我到了殡仪馆,我还报一丝侥幸,心里想肯定不是你,直到见到你,天塌了!你就在那里躺着,我叫你你不回答。我想要爬过去抱着你,可怎么都过不去。只看到所有人哭着对我说坚强点。我感觉做了很长的梦,梦醒了你就在我身边。我不知道怎么熬过那三天,你就在那儿静静地躺着,无论我怎么哭怎么闹你都没有回答我了。女儿看着你,问我,妈妈,以后爸爸再也回不来了是吗?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哭,除了哭我不知道我能怎么办了。我想送你走后我跟着你走吧,你说过你也怕孤独。送你走后我回到了我们的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吃不喝,我想不明白怎么你就这样撒手走了。如果我也撒手走了女儿怎么办,四个老人怎么办?对不起,我不能走。为了孩子为了父母我要站起来挑起你的担子。你走了半年多了,239天了,我变了,没有再开心地笑过……
  她的信,起初写得仍像是记忆的碎片,接着就倾泻而出。内心依然是一种期待,就像他还在这个世界上,就像往常一样,如果她不开心了,他回家就会哄她爱她。然而,这是一封永远也寄不出去的信。
  2020年贵州省七一表彰大会,追授六位献出生命的“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毕节有三位,其中之一就是她的丈夫耿展宇。
  我没有见过展宇,不知道他在大学入党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一个东部青年,在火车上遇到一位西部贫困地区的姑娘,因此而来到西南最贫困的山区?这是个浪漫故事吗?他在这里不是一年两年,8年了。他不仅有自己心爱的妻子、女儿,有自己的家,还有他白天黑夜都牵挂着,并为他们服务的千户贫困人家。他就像一粒种子,种进了这片土地,在这里扎下根,生长起来了。他好像长成了一棵树,而且就像这片喀斯特地貌上的树那样,既重要又普通。他生前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在毕节七星关区碧海云天殡仪馆,政府给展宇布置的灵堂里,近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地来送别展宇,那情景你看一眼就永远不会忘记。
  她叫冯倩。只在这时,冯倩才知道,在自己和女儿总在盼着他回家的日子里,展宇为很多农民做了很多事情。青龙街道有7个社区、72个居民小组,7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展宇跑遍了他们的家。他是在前往金海湖新区交警大队查询贫困户车辆信息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遇难的。此时他的职务是金海湖新区青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兼河尾社区党支部书记。一位名叫孙春的贫困妇女,她的三个孩子都得到了展宇帮助。这位妇女听到噩耗,大哭,请人写了一块牌匾送到灵堂,上书:
  山难渡水难渡血洒脱贫路
  车行处人行处展宇帮千户
  无数人在此牌匾前鞠躬,泪下。悼念这个25岁离开故乡浙江来支援毕节的大学毕业生,感念他在毕节扶贫8年,把生命永远留在了乌蒙山。
  再看看这些悼联:“青春过而立,拳拳守初心。浩气存天地,殷殷担使命。”“军令急,日夜无休战脱贫。鱼水情,青龙布衣泣别君。”这都是平民的悼念。
  2020年1月7日是腊月十三,离过年不远了。这天下午5点多,贵州省委书记和毕节市委书记,在毕节的蒙蒙细雨中,一起来到七星关某小区耿展宇家,看望耿展宇的妻子冯倩。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在毕节艰难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的不止是2020年贵州省委七一表彰大会上表彰的3人,而是超过30人,他们中有24位是共产党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全国胜利提供可靠的战略后方基地
下一篇:会战清川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