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让红色文化传承不息

宋学勤    2021-06-04 10:44:35    人民日报

运用好红色资源,对于学习党史、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

近段时间,红色主题影视剧、红色研学在青少年中备受欢迎,充分说明红色文化的主题尽管严肃,但也可以很有吸引力,厚重的党史也可以感染青年。事实上,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也记录着一代代中国青年挺立时代潮头、勇担历史使命的行动。今天,让体现崇高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红色文化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确引导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感知和认同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成为新时代青年追求进步、站稳立场、提升品德的不竭精神力量,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需要培养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对今天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孕育红色文化的历史环境截然不同,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可能会有距离感。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有必要增加课堂之外的相关活动。比如,通过革命旧址和文物等实体性红色文化资源,直观生动再现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通过革命战争中产生的歌曲、标语、信函等文献性红色文化资源,多维度、全方位展现党史上的英雄人物、伟大精神;通过现代影视和文艺作品等艺术性红色文化资源,全景深度展示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等等,从而更好调动青少年学习红色知识的积极性。

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创新方式很重要。例如,一些高校紧跟时代,推出“思政课VR体验”,通过VR技术参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等方式,增强学生们的实地观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教室,也让红色文化资源走进了课堂。此外,不同的学科也应该开拓思路,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到教学中。比如,在物理课讲授航天知识时,如果能够结合“两弹一星”元勋事迹和载人航天精神,学生就更容易对相关知识产生兴趣;在生物课讲授生物体知识时,可以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其中,这种人文情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对教育者来说,在运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要用人格去影响人格,用情感来建立情感,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育者具有合格的政治素养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才能引导青年认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品格建设,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只有做到课堂内外言行一致、自觉践行所教所讲,严于律己、表里如一,才能真正用理论引导学生、用情感感化学生,在学生面前有说服力,进而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京西星火润初心
下一篇:感受长征途中的“她力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