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我国加速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

2021-04-02 10:22:00    中国商报

(记者 蔡佳文)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契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业界对于进一步加快专业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思考。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就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加强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明确提出要通过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等措施,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并提出将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

 

现状:政策利好释放

“‘十四五’期间,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工作。”3月29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表示,对于中医药的人才培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都有具体部署。

具体而言,政策措施提出,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和资金渠道,用5至10年时间,评选表彰300名左右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培育500名左右岐黄学者、3000名左右中医药优秀人才、10万名左右中医药骨干人才,强化地方、机构培养责任,建立人才培养经费的中央、地方、机构分担机制。

面对国家释放的政策红利,多地也不断推出硬核举措,从多方面全方位着手建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筑牢中医药发展基础。

河北明确提出实施8项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其中,在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方面提出,要设立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加强中医药优秀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到2022年,再培育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学术经验继承人、300名基层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启动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重点支持一批疫病防治类、中药炮制类、鉴定类等高水平学科。支持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中医院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施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面向基层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

山东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一是加强中医药领军人才、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将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纳入齐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项目,占比不低于30%;二是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对2万余名乡村医生进行了全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启动全省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三是开展齐鲁医学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建设,组织流派传承工作室和中医药特色技术申报,加快齐鲁医派传承创新发展。

 

瓶颈:诸多问题仍待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才不足”的问题。本次政策措施旨在提升中医药教育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表彰力度,直击行业痛点,有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中医药事业发展。

纵观中医药事业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中医药事业传承的核心是人,创新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关键也是人。而人才建设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药的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瓶颈。培养中医药时代新人,既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融合现代科学传承发展的根本需要。

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超认为,目前中医药人才仍然面临着培养、使用、评价机制等诸多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中医药服务质量的提高。赵超分析认为,首要问题是我国未建立基层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在中医药院校方面,师资队伍总量不足、水平不高,高水平教师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并且,中医药生源质量不高,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同时,目前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质量和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全科中医培养不足。

黄璐琦建议,培养中医药时代新人,需要中医药高等院校积极作为。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推进中医药教育模式变革和创新发展,实现医教研产协同、医工理文融合,临床实践与科技创新同步、教书育人与学科建设并重,构建起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延伸:对症下药是关键

未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推动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方面有哪些考虑?“‘十四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在完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路径以及健全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方面持续发力,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快提质增效,并从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首先,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卢国慧透露,前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已经针对院校教育出台了一份专门文件,对院校教育环节作出了相对完善的顶层设计,目前正在推动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将围绕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师承教育方面,加大制度机制的建设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也称为“岐黄工程”。通过“岐黄工程”着力推出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另外还要评选表彰一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先进典型,特别是还要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临床教学基地以及名老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重大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

与此同时,基层是服务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地方,也是中医药人才大有可为之地。在“十四五”期间,针对基层人才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招收力度,为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培养一批本科学历的中医师。未来五年,计划再建1000个左右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力争实现县级中医院全覆盖;鼓励中医药专家扎根基层、服务百姓,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名中医团队。

最后,推动构建合理的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把中医学的才能、医德医风作为中医药人才评价标准,把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方清明也吃青团 今年“奇葩”口味尤其多
下一篇:乱象丛生悲剧频发 围猎大学生的“校园贷”迎强监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