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古树芳心

魏祖华    2023-05-19 14:10:05    光明日报

细雨如乳,微风流香。六百多年前,郭氏老爷带着一众孙子在祠堂前虔诚地栽下这棵重阳树苗,他捋着白白的胡须,心里泛着阵阵温馨,眼中满含希冀。孙子们红扑扑的脸蛋,就像那相隔不远的土城门前的红对联一样,写着神圣。

他们是从江西搬迁而来的。朱元璋初定天下,为御宇东南,遂大举迁移人口。郭氏族人跋山涉水落地南漳蛮河,筑土城为家,繁衍生息,是为郭家土城,名传至今。

郭氏家族有着自己的骄傲。元代的郭居敬不知怎么突然有了灵感,编了《二十四孝》。这株重阳树苗便栽在郭家土城祠堂的前侧。

栽下这棵树苗,就是栽下一种传承一种信念一种誓言。领着一身补丁一脚泥巴一脸稚气的小屁孩,郭老爷神情庄重地走进土城内的学堂,从虞舜开始,给孩子们讲《二十四孝》的故事。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六百年多了,郭家土城拥过恬静,有过繁华,历过战乱,也曾淹没于尘土飞扬。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重阳树始终静静地矗立着,用一个个春夏秋冬凝结出密密麻麻的年轮,用一次次风霜雪雨锤打自己坚实的身躯。

孝老敬老的典范在这个小小的村庄层出不穷,其中就有郭崇。郭崇的母亲卧病多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郭崇却多年如一日,早晚侍奉,日夜陪伴,没叫一声苦,没皱一次眉,相反,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无比安宁无比充实。若是天朗气清,他会把母亲背到重阳树下感受这里的清幽安谧、生意盎然;若明月悬空,他会陪着母亲在树下身披银辉,听一地虫鸣。家族感其孝道,书写其事,刻下孝碑,立于树旁。

六百年的躯干,需四人合抱;六百年的筋脉,强壮遒劲。树旁所刻的《重阳树记》这样描述四季的胜景:“孟春,彩蝶云集,祥云环绕,花香四溢,引凤招爽。盛夏,枝繁叶茂,鸣蝉其间,如歌如颂,乡民乘阴纳凉,闻声唱和,聊天打趣,其乐融融。深秋,有仙鹤栖于枝间,显灵呈异,叶落纷纷,如铺锦毯,迎受秋韵丰曲。隆冬,凌寒挺立,傲骨铮铮,慰人心际。”

重阳树又叫长寿树。于是,远远近近的人们来到这里为亲人祈福,将红红的绸带挂在重阳树的各个枝头。郁郁葱葱之中,绿红相间,你点我缀,星罗棋布;繁叶落尽时,远远看去则成了一棵红色的树,亮丽明媚。

现在,以这棵重阳树为中心,建起了重阳广场,周围环绕着时尚和传统相融合的村舍巷道,近旁装点着绿叶红荷翩翩起舞的十里荷花池——郭家土城成了郭家新城。每年年底,重阳广场都要举办邻里节、年货节。苍翠的古树、时尚的广场、雅致的白墙红瓦,熙攘的人群……一幅崭新的古树新村图出现在山里山外的一个个屏幕上。

树因人壮,人因树旺。郭家土城村是当地有名的长寿村,村里102岁的寿星正巧是郭氏后裔。老寿星自然听过明初的郭老爷带着孙子们栽下重阳树的故事,他常常慨叹,多少年过去了,一代代人老去,树却还年青。而今,这棵树的种子和种苗又遍布村子各个角落。古树芳心,关于它的故事仍在续写着。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诗意的庆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