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需要我们以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为基点,全面分析其时代背景、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原创贡献、实践要求,多维度、多层面、多视角发掘其理论原创性、实践导向性,进而深刻阐明其“理论的彻底性”和“实践的指导力”,充分揭示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大众性。
近日,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印发通知,推出2025年第二批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推荐书目,人民日报出版社《新时代关键词: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一书入选。该书收入《人民日报》理论版“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专栏文章18篇,围绕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进行深入阐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鲜明政治导向、深远战略思维、强烈历史担当、真挚人民情怀和科学思想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宝贵思想结晶,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为深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具有宏阔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透彻的学理、精深的哲理、博大的法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新境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创新发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又多次作出深刻阐述,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了根本遵循。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标识性概念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成果,在全球治理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为破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性和紧迫性问题提供了全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赓续中华文脉等重大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建设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概念和标识性概念。
价值观是一个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过程。发展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而且是需要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标识性的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当今全球治理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要科学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蕴含一系列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标识性概念和科学逻辑等元素,其中,标识性概念是“基座”,是基础、是根基,在科学体系中发挥支撑性作用;科学逻辑是“筋骨”,在科学体系中起连通性作用,二者共同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科学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并发表一系列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了社会长期稳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作为“两个结合”光辉典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深刻理解文化主体性的理论突破与价值意蕴,对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题和使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