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经党中央批准,中宣部发布了第一批纳入精神谱系的精神。
2021年7月19日至12月17日,《人民日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栏,充分展示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回溯这些宝贵精神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系统展示其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展现精神发源地今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经人民日报社批准,《人民周刊》杂志社收录《人民日报》刊发的阐释这些精神的系列评论和专版报道,结集出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增刊,作为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案头资料、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理论水平的必备工具书。
增刊出版后,《人民周刊》和人民周刊网开设《精神谱系大家谈》栏目,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党员群众,围绕精神谱系谈认识、说体会、话心得,把精神谱系的宣传和学习向纵深推进。2023年12月,《人民周刊》杂志社在京举办首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座谈会,会后本栏目更名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以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助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和成果转化。
阅读孔繁森家书,有的孩子读懂何为“舍小家为大家”“真正的大爱”,有的孩子因此立志“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斯人已逝,但其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的崇高品格,却跨越时空、激荡回响。
伟大建党精神思想精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意境深远,是对中国共产党创建伟业的全面总结,具有深刻的历史启迪意义。
星河漫漫,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仅用30年就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未来,在广大航天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航天定会向着星河更远处不断迈进。
科研之路漫长且艰辛。呼唤更多科研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真、无私奉献,为促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断努力。
老中青三代文物修复技能人才同台竞技,不同团队文物修复师相互切磋、交流,让技艺走到聚光灯下,匠心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竞赛的举办,让工匠精神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得以不断彰显和弘扬。
为深入弘扬三大精神,湖北省委党校开展“循足迹、悟思想、建支点、谱新篇”系列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员赴红安、到空降兵部队现场教学,令我心潮激荡。26年空降兵军旅生涯,那些与英雄同行的岁月,至今仍在我血脉中沸腾。
每一座科考站的建设、维护,都离不开建设者们的努力。从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参与南极考察站建设,来自中国中铁、中国建科等央企的极地施工团队先后20余次远赴南极,助力我国南极科考事业不断发展。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这是一群怎样的建设者?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些在南极奋战过的“大国工匠”。
苍翠树木、茵茵碧草间,一排醒目的红色宣传柱巍然挺立。转动柱子中间的牌匾,建党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雷锋精神、南泥湾精神、西迁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内容一一展示,成为校园广场的视觉焦点。8月19日,陕西汉中市西高新初级中学精神谱系广场正式亮相,成为师生们的“开学第一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9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5万人,注册护士584万人。
8月11日,北京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会暨“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市委讲师团)主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丰台区委宣传部承办,来自首都各界的干部群众代表200余人参加。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工程专家李华军院士团队攻克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行中的相关技术难题,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向高端迈进,不断推动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事业向深远海发展。当前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如何?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在哪里?记者走进中国海洋大学,与李华军院士进行了对话。
“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封信是孔繁森1993年在医院病床上写给女儿孔玲的。当时他刚做完手术,身体还很虚弱,心里惦记着要回西藏阿里工作,也放心不下独自去上大学的女儿,于是写下这封充满亲情的家书。”付广芹说,“当时,孔繁森完全可以留在条件更好的地方,他却两次选择去西藏,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那里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