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壮丽70年 江西医疗卫生事业实现新跨越

刘鹏    2019-09-26 19:39:42   

9月26日上午,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之九·医疗卫生成就专题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传美,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烈滨,省卫生健康委规划处处长罗礼生,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谭友文,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刘晓辉,省卫生健康委血地处处长叶颖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主持。

近年来,江西省医疗卫生领域飞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新跨越。从工作成效来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是唯一连续十年入选全国十大医改新举措(新闻人物)的省份;健康扶贫工作考评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列;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考评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是全国首个按世卫组织标准通过消除疟疾终审评估的省份和全国第二个以省为单位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从健康水平来看,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实现“一升两降”。一是全省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约为76岁,与1953年的32.25岁相比,大幅提升,人民健康长寿的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全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96.3/10万降至2018年的8.41/10万,低于国家2020年20/10万以下的控制标准。三是全省婴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55‰下降到5.5‰,低于国家2020年10‰以下的控制标准。

致力倡导“大健康”,健康江西建设初见成效

江西省出台并实施了《“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正谋划推进健康江西行动。70年来,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同期全国水平。实现消灭天花、无脊髓灰质炎,消除疟疾目标,基本实现消除麻疹。

致力深化“大医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

江西省坚决破除以药补医机制,2017年9月9日,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终结了持续60多年的“以药补医”历史。944个双信封公开招标中标药品品种比原中标价平均下降23.62%。2018年,全省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提高到13.2%,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到31.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6.9%;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超过90%。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省共组建多形式医联体467个,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致力发展“大卫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全省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65万个,卫生技术人员24.72万人,床位数24.95万张,分别增长258倍、69倍和128倍。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32人,病床5.37张,分别增长24倍和36倍。省属五所新区医院门诊全面试运行,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的目标。

致力助推“大扶贫”,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有效遏制

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2018年全省因病致贫家庭减少4.5万户,因病贫困家庭脱贫对全省脱贫的贡献率达到38.14%,为江西省如期脱贫奠定坚实基础。全省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大力实施10种大病免费救治和21种大病专项救治,全省累计救治大病患者132万例次,让一百多万个家庭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致力弘扬“大国医”,中医药强省战略阔步前行

江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985年和1995年先后两次召开全省振兴中医药大会,2016年省委提出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省政府成立省推进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承办世界中医药大会第四届夏季峰会。组建省中医药管理局,实现江西省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重大突破。

下一步,江西省卫健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扣健康江西行动的总目标,戮力同心,务实进取,努力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提升全省人民健康福祉、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共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景德镇市珠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下一篇:“高投·新力”2019南昌高新国际半程马拉松即将火热开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