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后,已长大成人的叶氏兄妹难忘当年与父亲围桌改稿的温馨场景,重新开始写作,写毕仍邀请父亲修改。这些文章1984年汇成《未必佳集》出版,书名意为勉励自己“永远不要自满”。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中华民族素有重家庭、讲家教、守家风的优良传统,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发展的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涌现出了哪些感人的红色家书?体现了共产党人怎样的精神谱系?9月25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研究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丁,来潭主讲《红色家书中的百年信仰和家风传承》,从人大家书博物馆珍藏的7万件家书中撷取部分红色家书,带领雨湖区党员干部纵深了解、学习、传承这些家书中的红色基因和优良家风。
此类拳拳教诲之辞,《颜氏家训》中比比皆是。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家庭教育书,分为7卷20篇,包括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中国传统教育史上影响巨大,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赞誉。
“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为大力弘扬中交集团“心至廉 路致远”廉洁文化理念。近日,中交三公局华中公司通过开展廉洁家风建设系列活动,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持续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
全国妇联、教育部日前启动2023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以“家教伴成长 协同育新人”为主题,将汇聚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大力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理念知识,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以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政治实践、辉煌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苏氏家族内部形成了读书正业、孝慈仁爱、为政清廉的家庭风气,也滋养着后世子孙的精神气质与品德修养。
家庭是国家进步、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家教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谱写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篇章。
记者从福建省妇联获悉: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福建建立社区(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1.5万多所(个),覆盖率达84%,提前3年实现80%创建目标。
作家蒋蓝、邵永义创作的《母仪若水润三苏——苏母传》深入发掘三苏故事,用独特视角、精彩叙事和充沛情感讲述苏母程氏劝夫以进、教子以学、持家以俭,成就“一门父子三词客”的故事,塑造了苏母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生动传达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家教家风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福建省福州市92岁的“台湾女婿”林振华,最近把珍藏的73封两岸家书捐给福建省档案馆。捐赠现场,林振华说起多年前赴台探亲,与46位亲人欢聚一堂的难忘情景。他说:“这些信件,每个字都在说‘两岸一家亲’!”
时代在不断前进,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问题的频繁凸显,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视,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本质、功能、属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有了更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