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截至10月底,广西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21万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发放租赁补贴2.4万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9%。全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134亿元,有效发挥住房保障惠民生、稳预期的作用。
为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平台和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整合职工缴存证明、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贷款结清证明等个人证明事项,推动“亮码可办”,这是继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后的又一便民举措。“亮码可办”具体如何提供便利?住房公积金还能带来哪些惠民服务?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近期,多地出台楼市新政,涉及发放购房消费券、给予购房补贴和契税补贴等内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1月14日,广州市出台公积金新政,执行公积金“认房不认贷”政策,同时对购买广州市首套住房的购房人家庭,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
从机构数据看,10月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33.5%,环比下降7.5%,楼市“银十”成色不足。不过,成都等部分核心城市在利好政策带动下,销售规模延续增长态势。这些城市也成为房企拿地的重点区域。
近期,多个地区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相关政策,涉及房源筹集、特殊人群申请优惠等方面内容。业内人士表示,多地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行业迎来量与质的双进阶。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新产品不断涌现,并引发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以保租房公募REITs为代表的金融产品规模不断壮大,有望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前高、中低、后稳”,这是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谈及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时给出的评价。倪虹表示,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11月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回应表示,北京“取消地价上限”为不实消息。北京市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目标,继续坚持“房地联动”,确保首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走访北京地区二手房市场发现,近期二手房市场成交总体较平淡,同时机构数据显示,二手房挂牌量持续走高,逼近17万套大关。新房市场则进一步分化,临近城区项目去化明显好于郊区项目。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今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明确,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借款人可与承贷金融机构协商降低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迅速落实,向借款人让利。
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已有一个月有余,“二套转首套”利率批量调整近期也相继落地。当前,包括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均透露了其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情况。同时,“提前还贷”情况也有了一定程度缓解。
近来,随着相关政策相继落地,房地产市场预期企稳回升。同时,多个重点城市启动新一轮土拍,房企拍地热度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土地市场小幅回暖,但整体来看,市场仍处于低温运行态势,且存在明显分化。
对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专家建议,培育孵化租赁住房项目,通过REITs等创新金融工具实现资金回收,再循环滚动投资,扩大租赁住房投资和管理规模,构建租赁住房资产管理闭环。保障性住房投资力度加大,有望带动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企稳恢复。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本次北京公积金政策调整,有利于无房且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的购房者,这类群体可以享受较低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更低的首付比例以及较高的贷款额度,有效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减轻购房者置业压力。
关于老龄化社会与住房消费的关系,人们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对收入的预期逐步降低,住房消费意愿自然不强了。也有人觉得,老龄化社会让家庭规模小型化特征更加突出,出现相当数量的独居和空巢老人,老年人同样有适老化的居住需求,他们的住房消费需求仍将释放。这些观点似乎都有道理。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长安居大不易”的问题,一直是许多“打工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首要苦恼。将个人与用人单位的公积金缴存比例合并计算,每人每月的公积金,数额可达其税前工资的10%到24%不等。能不能把这笔钱盘活,将其提取出来用于住房支出,对一个人的家庭财政、消费规划、生活质量都有直接影响。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10月25日起,多家银行批量调整了已通过审核的“二套转首套”存量房贷利率。不少购房者房贷利率下调为最新首套房贷利率标准,利息支出有所减少。
尽管10月份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维持不变,但在近期多城宽信贷政策逐步落地背景下,购房信贷环境进一步宽松,带动10月份以来整体房贷利率走低。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份百城首、二套平均房贷利率分别降至3.88%、4.44%。与此同时,本月银行平均放款周期为20天,与上月持平,维持较快的放款速度。
从最新公布的9月份房地产行业数据来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同比涨幅扩大;一、二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增加13.4%,且10月上半月继续好转。多项指标均出现底部修复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