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研究显示,早餐食物种类越丰富,减肥效果越显著。减肥者要吃好早餐,建议以液体食物为主,如稀粥、豆浆等,首选营养密度高、饱腹感强的杂粮粥,固体食物要限量;蔬菜宜凉拌、白灼;不要用果汁代替完整水果;吃够牛奶、鸡蛋、牛肉等蛋白质类食物。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截至2024年,我国8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3600万,年均医疗费支出为普通人群3-5倍,经济负担沉重。”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春燕说,因此,建议减免80岁以上老人的城乡居民医保。
2025年,是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实施的收官之年。在群众健身锻炼热情日益高涨的当下,如何让大家的锻炼需求从“更多”转向“更好”?全国各级两会的代表委员非常关注,并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集市和中医药国货‘潮品’在各地踊跃发展,形成热潮,已成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新亮点。”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开发和转化,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莫干山院区,带着先心病宝宝就诊的张先生和妻子领过药盒和病历,盒子上的触感有些不同,是这对视障夫妇熟悉的盲文!这是他们成为父母后第一次“读”到孩子的病历,张先生忍不住感叹:“这设计真好呢,很周到,无障碍。”
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结束后,参会记者纷纷感叹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超强的记忆力。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现场记录发现,这场发布会雷海潮回答了大概5200字,涉及21个数据,如此大信息量的内容,回答问题的全程,他没有看一眼手中的资料。那么他都说了什么关键信息?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奋力书写更有温度的健康中国答卷。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关键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蕴含着不少绝技,过去多靠师徒口传心授。师承教育是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我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建议,为的是促进中医药守正创新,把老中医的老手艺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代表说。
2022年至今,无论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还是在“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上,钱学明针对部分地区“县域医共体”改革变形和不到位问题,又锲而不舍连续3年在全国政协协商平台上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县域医共体建设涉及诸多部门,要出台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导意见。”“以医共体牵头医院名义招录医生,以此确保乡镇卫生院招得到人。”……
“我是1995年上的协和医大,到今年正好30年,在这30年间,我有幸亲眼见证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赵宏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中表示,每一款创新药械的上市,都意味着患者多了一份康复的希望。
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表示,人口老龄化并不代表人口红利正在消失,随着全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老年人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
“中医急救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明显的临床效果,但目前中医急救未被纳入国家院前急救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中医在急救中的作用。”2025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带来“关于推广普及中医急救方法的建议”。
3月4日,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袁方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目前该医院已推出“公益陪诊”服务,由四位专职陪诊志愿者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全程陪诊服务。
“救命药”国产氯巴占上市、“天价药”进入医保……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看病用药投诉留言板”后台,收到千余条罕见病患者留言,从留言到政策落地,罕见逐渐被看见。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春笋上市了!然而,一些人却因为品尝春笋出现不适症状,甚至还有人吃进急诊!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近日都有食用春笋引发不适的患者前来就诊,还有患者出现晕厥、呕血等症状,其中一位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
3月3日,在《人民名医》直播总第1109期、耳鼻喉系列第10期节目中,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科主任李永新介绍了及时识别和干预老年听力损伤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患者能不能在县医院就近诊治,社区中医馆如何满足居民需求,如何让年轻村医接力守护村民健康……群众“心上事”,也是代表委员“上心事”。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不折腾、不费劲,代表委员在调研与实践中探索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