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品牌 > 资 讯 > 正文

零售市场再起硝烟 苏宁向左国美向右?

2021-03-10 14:53:32    中国商报

 今年春节过后,国内两大家电零售商苏宁和国美便以两种不同的姿势开场。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退而求全,苏宁或成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从零售商向零售服务商升级。而刚回归的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则磨刀霍霍,准备带领国美再创新的江湖。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苏宁与国美谁将更胜一筹?

 

苏宁 148亿元尚能饭否?

2月29日,随着一纸公告,苏宁股权变更尘埃落定。深圳国资148亿元接盘苏宁23%股份,成为苏宁的最大持股方。虽然在公告中苏宁强调,张近东仍为第一表决权股东,苏宁并未“易主”,但深圳国资的入局,能解决苏宁面临的资金危机吗?

近年来,苏宁一直在扩张零售版图,但代价是其亏损逐年扩大。根据苏宁发布的2020年业绩预告,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65.8亿至60.8亿元。另外,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苏宁短期借款达28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分别为46.16亿元、62.48亿元、79.95亿元,其流动负债总额高达1099.67亿元。

苏宁盈利能力下滑,主因是在一二线城市规模扩张的红利终结之后,需要向下沉市场、线上市场要增量,然而,走入转型深水区的苏宁易购,却未能持续发力下沉市场,且向线上的拓展效果不佳。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在于受A股市场盈利红线、估值体系的约束,苏宁难敌能够亏损扩张的京东等对手,另一方面则在于其为争夺线上流量而收购的红孩子、满座网等项目,多数并未带来业绩增量,却消耗了有限的资金,最终落入资金链紧张的险境。不同的零售业态要想做到一定规模,并保持长期稳健发展,需要一定的经营时间。

据了解,苏宁全面互联网化是在2013年。当年其宣布线上线下同价,但众所周知,转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电商业务前期投入巨大,盈利周期也长,还会陷入补贴漩涡中,而且事实证明,苏宁的线下经验也不适用于线上业务。近年来,虽然苏宁不断对线上业务投入各种资源,甚至还引入了阿里巴巴为战略投资者,但目前其线上份额还是低于京东和阿里巴巴。

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天猫成交总额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63.8%;京东其次,市场份额为25.9%;苏宁第三,其市场份额为5.4%。

竞争还在加剧。在线上,苏宁本身已有很强大的竞争对手,此前,京东已在发力家电市场,去年7月,京东还完成对五星电器剩余54%股份的收购,正式将五星电器的线下渠道收入囊中。如今国美掌舵人黄光裕回归后,苏宁在线下又多了一个强力的竞争对手。

经历弯路的苏宁,开始努力纠偏,如今回归“聚焦”和“创效”两大主题,出售枝蔓业务,专注零售主业,并拟通过零售云深耕县镇市场、“云网万店”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业内人士认为,当下,苏宁虽然获得了148亿元的资金支持,但这只能解决其短期困境,想要长期发展还需要其守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不被竞争对手蚕食。为此,苏宁已经在剥离其他资产,聚焦零售业务。

 

国美 18个月后“真快乐”?

2月初,国美创始人黄光裕正式获释。2月18日晚间,国美控股集团官方微信号刊出一篇黄光裕在高管会上的讲话。他特别指出: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曾经零售江湖的两个宿敌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十年前,黄光裕匆匆败阵,悻悻离场;时隔十年,苏宁经历自大轻敌从顶峰跌落,危机四伏。命运的齿轮将两家宿敌又带回同一战场。

国美等了黄光裕13年,但黄光裕深知,市场留给国美的时间不会太多。黄光裕究竟如何用18个月的时间追回失去的十多年,赶上数不清的对手?

今年年初,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App,作为一个娱乐化、社交化的零售平台,它的上线,承载着国美“家·生活战略第二阶段”的延展、升级和落地。

2月26日,黄光裕亲自出马为“真快乐”站台“打CALL”。可见,重返战场的黄光裕将重心放在了娱乐化零售赛道上,同时,他向全体国美员工、各界合作伙伴、全国消费者,释放出“还不完美的我,有您挺!真快乐!”的信号,意味深远。

实际上,不甘心的国美这两年动作频频。

据报道,2020年4月19日,拼多多宣布,将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5月28日,京东集团宣布战略投资国美零售,以1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

在拼多多与京东前后脚投资国美的背后,实际上是国美的主动出击。按照在两起交易中担任独家配售代理角色的华兴资本方面的说法,国美当时提出的首要诉求是找到战略合作方,打造全渠道平台,而非融资。

对于当时的两场合作,国美坚决且急迫。国美零售CFO方巍对媒体表示,拼多多和国美从开始到签字只有3天,和京东真正进入股权方面的交流也就是一周的时间。

联手拼多多和京东,国美的指向已非常明显——搭上电商赛道的快车。当时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称,“与拼多多、京东达成合作后,我们几乎已是所有头部供应商在国内最大的零售渠道,毫无悬念。”这意味着其在上游会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而在外界看来,国美在3C家电的地位能丰富拼多多和京东的品类,而京东和拼多多的流量优势能够助力国美的线上化转型。

不仅获取资金和流量,还需人才队伍。2020年8月,国美主营线上平台业务的国美在线正式成立,向海龙(百度前总裁)任命为CEO,多位接近国美的知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国美将大力推进线上业务的变革。与此同时,国美内部进行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大调整和人事任命,涉及数十位集团高管职务调动。

在今年年初的国美集团战略发布会上,方巍表示,新国美将不再依托过去传统门店的老渠道模式,而是进行“平台化”和“娱乐化”改革,将其发展为本地生活化服务平台。其中,“平台化”即以线上平台为主的线上线下双平台模式。可见,决心转型的国美,已经从里里外外加速革新。

早在2020年8月方巍便公开表示,国美力争半年内有一大变化,约一年半的时间重回原有市场地位。

如今,黄光裕回归,重提“回原有市场地位”的目标无疑会激起零售行业更大的浪花。

未来 谁更胜一筹?

与十多年前相比,我国零售业无论是格局、发展趋势还是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便是主流电商平台,也告别了狂飙突进的年代,进入了平稳发展区间——零售业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数字化转型变革。

和传统的线下零售相比,电商在成本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过去以低价为主要竞争策略的苏宁、国美等传统家电零售商原本的优势就逐渐转成了劣势。开始时,电商和线下零售还是井水不犯河水,但到了2010年前后,电商就开始不甘于线上的地盘了,它们要用自己的优势对线下零售发起攻击,借以确立领导权。

国美在互联网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太大的作为,所以在现阶段,国美的工作首先是给互联网业务补课。既要把握住行业巨变的模式风口,同时还要打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海量流量中识别出目标群体,把自己的优势以精准靶向的形式渗入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形成用户心智。

黄光裕的判断是:面对这个极速变化的世界,国美在变局中打开新局的关键是创新。这就意味着两件事:一是作为线下实体业务的“巨无霸”,国美需要把自己过去超过30年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核心商圈积累的资源流量化、数字化。二是要把这些数字资产提炼出差异化,这就是升级后的“家·生活”战略,以线上为主,注重线上线下结合,而且结合自营+第三方供应链组成的生态。但最引人关注的是在差异化方面,国美提炼且突出了“娱乐”属性。承载“娱乐”的载体就是“真快乐”App——观感层面就能看出这是个带有一种轻松情绪的电商购物平台。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大的背景下,苏宁将对不在零售主赛道的业务主动做减法,“该关的关、该砍的砍”,与此同时加快开放赋能,优化线下店面结构,推动大快消供应链融合,推进物流网络的结构调整。从张近东的讲话容易看出,从大思路上看,苏宁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变化。但在布局上,苏宁可能会改变原来铺摊子的做法,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几个关键的业务领域,从而巩固自己在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然后依托几个重要的利润点来扭转现金流,以图后续再进。

有业内人士表示,同属深圳国资阵营的深免集团拥有为数不多的免税牌照,而与深圳国资合作后,苏宁易购也将在深圳设立华南地区总部、建立全球采购中心,完善深圳市新零售产业布局。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超过6000亿元的奢侈品消费流入境外,而国内免税业务规模仅有400亿元左右,按照外流规模来计算,假设消费回流20%,也是千亿级的消费市场。

深圳国资入股苏宁后,其有机会与深免合作,甚至不排除合并的可能,但一张牌照很难扭转苏宁的经营压力,何况苏宁本身还在整合收缩阶段。有业内人士分析,从当前苏宁的零售业务来看,免税牌照对百货业务有很大推动作用,但对于超市、小店业务却并没有作用。苏宁或许能靠免税牌照撑过一段时间,长期还是要聚焦零售业务,甚至要砍掉自身不擅长的零售业务,才有可能重新回到零售舞台中央。

 

延伸 家电零售市场竞争格局呈新趋势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执行副主任吴海涛认为,过去,家电市场一直处于稳定发展期,但疫情打破了行业固有的平衡。特别是在渠道层面,过去家电市场延续多年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平衡,被线上市场的急速扩张打破。

如今的家电零售渠道,虽然碎片化细分严重,但也步入新的赛道,那就是线上线下的双线融合落地。这不只是产生了一大批巨头型渠道商,实现全国性的批发零售一体化落地,同时还实现了对传统实体门店的赋能,即拿线上平台为线下门店引流、锁客。

业界认为,线上及城市市场份额主要被京东、天猫、苏宁等掌握之后,线下的庞大经销商群体,要么成为电商的加盟店,要么成为品牌企业的旗舰店,那些还在单打独斗的商家显然只能随波逐浪了。

此外,家电品牌格局如今也非常明显地释放出寡头化主导的新局面。其实,在马太效应拉动下,越来越多家电企业和商家早就意识到,未来的行业竞争将主要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而大企业一旦控盘后,带给行业,特别是市场和商家的最大变化,就是抛弃低价恶战,转向价值修复。

家电产业的寡头化格局下,并不意味着对市场的垄断,因为巨头之间的争夺仍然很激烈。同时,一大批由零售渠道商、互联网企业所主导的新品牌,也会作为“鲇鱼”搅动原本陷入平静的市场格局。

站在零售市场新变革的拐点上,所有企业都应该认识到,这一轮品牌格局的裂变只是结果,背后的原因才值得行业深思与探索。(依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格力空调承诺十年包修 或将引发行业“大战” ?
下一篇:多家快递企业网点异常背后:价格战下的生存考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