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品牌 > 企 业 > 正文

山东能源柴里煤矿:

精准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指数”

房蓝军 李翠    2023-05-05 17:04:30   

“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各类案例,既可以消除矿工对学习安全知识理论的畏难情绪,又可以尽快使其从单纯工作角色进入学习型角色,把已有的对安全知识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矿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主任王恒介绍说。

柴里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为了更好的适应多元化培训的需求,实施安全文化精准培训法,通过“安全意识精准”“安全技能精准”“安全心理精准”培训,不断提升职工“安全指数”。

安全意识精准培训,小微课讲好大道理

“以前学习事故案例大多数就是读读文件,传达一下会议精神,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在每天班前会上放一段动画短视频,很有趣,大家都喜欢看,讲的知识大家也都能理解,也更加容易接受,这种教育模式真的很好、很管用。”综掘工区职工王文各颇有体会地说道。

该矿制作煤矿事故案例的短视频给大家播放学习,画面直观,图文丰富,语言简练,时间较短,便于职工吸收,受到了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除了案例视频教育,该矿还尝试了将安全意识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做法,开发不同类型微课,分层次对不同人群,实现意识精准教育。对职工,主要开展亲情文化教育,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向职工阐明为了让父母放心,让爱人安心,让孩子开心,就应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重视自身健康平安的道理。

通过触动职工情感,从思想上改变固有意识,巩固安全意识,让职工思想得以转化,在工作中不违章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技能精准培训,补短板淬炼技能兵

“登录手机APP‘柴煤e课堂’,学习技能知识,参与竞赛答题,这月我也领到奖金了!”柴里煤矿机电工区路强欣喜地对工友说。

 

 

为了实现向不同专业、工种和岗位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知识精准推送,培训中心开发应用了手机APP“柴煤e课堂”平台,配套考核奖励措施,促进职工见缝插针学习提升个人技能。

“现在大家都有随时看手机的习惯,在e课堂通过安全互动提问与互助解答,实现工作中技术疑难的高效回应,而且自测练习还有奖励,大家学习积极性更高了!”综掘二区孙晋春说。

另外,利用二楼技能实训中心和厂矿车间的实训基地,组织特种作业人员、新转岗工人进行现场实景实操培训,在动手实践操作中提升安全技能。  

技能精准本着“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邀请厂家工程技术人员、或聘请专业工程师等进行专项授课,靶向发力,提高了故障处理能力和自主操作能力,让技术人员跟上设备升级换代的步伐,达到我能安全。

 

 

安全心理精准培训,抓关键培养好习惯

“都说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一时的疏忽侥幸确确实实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通过心理教育,让我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盲区。让我用健全的身体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重塑安全心智。”职工彭庆忠接受完安全心理教育后有感而发,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安全心理缺陷”,并保证以后做一个要安全、会安全的职工。

在进行“三违”人员和薄弱人物安全心理重塑培训时,该矿制定实施了“一人一策”安全心理重塑,通过性格分析、心理沙盘、阳光会谈、VR体验、文化熏陶等环节,确保受培训人员认识到了自己的安全心理盲区,达到“施治”目的,为职工安全行为养成夯实了基础。

 

 

在培训的课堂上,运用科学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减压”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授课,吸引着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聚集在这里,用开放、互动的方式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同大家一起探讨,与学友分享收获,听取别人的经验和体会,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有力促进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精准培训法,既有面向全体职工的全面性,也有对特殊工种、技术人员的特别性,更有对安全薄弱人物、三违人员的针对性,实现了人员类别的精准、培训内容的精准,心理层面“一人一策”精准,构建了一体化、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更大范围的煤矿安全管理提升。(山东能源柴里煤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六精六提”融合管理新模式 激发全员创效新活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