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品牌 > 企 业 > 正文

山东能源滨湖煤矿

三大举措倾力打造绿色矿山

2023-09-01 16:25:21   

近日,从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网站上获悉,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滨湖煤矿获得第五批省级绿色矿山称号,遴选入库。

近年来,滨湖煤矿勇担“创造绿色动能 引领能源变革”企业使命,积极践行“安全 创新 绿色 担当 卓越”企业核心价值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智能化建设,加强和谐矿井创建,努力建设智能化绿色型矿山。

智能生产,实现绿色开采

“我们依托智能化采煤机组优势,通过煤机记忆截割和人工监控干预,基本杜绝了‘割顶破底’现象,从源头上提高了煤炭质量,实现了绿色采煤。”该矿采煤工区区长甘超说。

该矿建成投用井下TDS智能选矸系统,与井下煤仓和矸石仓联合布置,通过X射线和图像识别技术,对煤与矸石进行数字化分选,利用智能喷吹系统将矸石或煤喷出,分离后矸石带煤率约为1%—3%,煤中带矸率约为3%—5%,增强了主井提升能力,推动了地面原煤运输系统的技术改造,减少了地面动筛车间、3条皮带栈桥和10余台运输设备,取消了地面手选和次块分选,直接压减岗位巡查维护工11人,大幅缩短了运输环节,降低了设备设施维护费用、人工成本、电费等支出,缓解了主井提升压力,为提高洗选效率释放了更大空间。

该矿全面实施智能化洗煤厂技改工程,对精煤压滤机、精煤磁选机进行升级改造,将高频筛更新为叠层筛、中矸磁尾料与精煤磁尾料合并进入精煤泥分级旋流器,提高精煤回收率。并实行以岗位巡检、设备包机、管理人员巡检,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二维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3+2”管理模式,创出了建矿以来洗煤最高纪录,实现了洗煤创效最大化。

排水自动化、运输集控化、调度一体化……一项项技术革命、工艺创新,为矿井的绿色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字赋能,实现绿色发运

走进滨湖煤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惜煤如金颗粒归仓、让精煤战略落地生金”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处处彰显着他们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强烈意愿。

为杜绝煤尘污染,该矿建成投用了精煤仓、原煤棚、矸石棚、洗矸棚、煤泥棚,实现了精煤、原煤、矸石等资源的“封闭式”储存。

该矿对磅房进行升级改造,安装RFID车辆管理、派车IC卡管理、地磅检斤、地磅房远程监控等系统模块,通过采用人工智能、视频抓拍、监控定位等技术手段,建成了智能化无人值守称重计量管理系统,实现所有进出煤车自动识别、自动刷卡、自动计量、自动打单。

安装旋连称重计量给煤机两台,集成操作箱、液压站和变频器,建成精煤仓无人值守自动化定量装车系统,与智能化无人值守称重计量管理系统融合对接,解决了二次装车、煤炭撒漏等问题,减少了煤炭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我们每天动态对发运区域的卫生进行动态保持,发运结束后进行集中清理和冲刷。”该矿煤炭运销中心主任庄伟说,他们每天安排专人对出矿车辆覆盖篷布进行检查,保证煤炭‘不见阳光’出矿,实现了绿色发运。

无忧保障,乐享绿色生活

放眼望向矿井,工厂宽敞整洁,绿树成荫、花开芬芳,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间或其中,夜色中的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楼、文化长廊更是霓虹闪耀、亮丽多彩,整座矿井一派生机盎然。

该矿坚持携手共建“花园式”矿井,利用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组织党员、团员对人工湖周边及工厂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并建设了绿荫停车场,增设了乘人车辆冲刷系统。

环境是衡量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标杆,该矿制定了矿井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长效管理办法,对工厂、办公地点、生产场所、“两堂一舍”等区域进行动态保洁,实施职工生活委员会沉浸式服务模式,每周开展“两堂一舍”监督检查,促进后勤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该矿把提高职工幸福指数作为建设绿色矿山的落脚点,建设温馨驿站、发放就餐补助、开展困难帮扶、实施金秋助学、组织健康体检等一项项便民、惠民举措将“问题清单”变为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的“需求清单”,让绿色生活成为职工幸福生活的底色。(山东能源滨湖煤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神木清洁能源公司开通“陕企通”企业便捷服务平台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