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品牌 > 资 讯 > 正文

呷哺集团开启付费会员模式,靠“收会费”或能多赚6亿元

2023-05-22 15:26:00    中国商报网

5月20日,呷哺集团宣布推行付费会员制。通过上线208元超级会员畅吃卡,呷哺集团将实现“正常经营+付费会员”的双重营收模式。中国商报记者从呷哺集团方面了解到,畅吃卡可在呷哺集团旗下五大品牌通用,付费会员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为其带来至少6亿元的会费收入。业内人士认为,餐企开启付费会员制是更好“锁定”顾客并提高复购率的积极探索,但这一模式也给餐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能否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优惠折扣及物超所值的消费体验。

“一卡”通用于五大品牌

据介绍,畅吃卡是呷哺以集团名义推出的年度付费会员卡,售价208元,可享受购卡、折扣、积分、新店、生日、新品六大特权。

记者注意到,畅吃卡可在呷哺集团旗下的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呷哺食品五大品牌通用,不仅可在线下1200余家实体餐厅使用,也可以在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使用,适用于到店或者到家的场景。同时,付费会员还可以享受“188元现金礼券”“每周一8.9折”“新店5折”“超888元的免费尝鲜礼券”等系列付费会员专属优惠福利,享受全年总价值超1888元的优惠。

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成为会员后,可以享受非常多的优惠,“例如每周一是我们的会员日,付费会员可在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呷哺集团食品商城小程序消费,每周一享受8.9折的优惠;我们每年至少会开设200家新店,可享受开业活动期间5折的优惠,而且首批购卡者当时就可享受188元的现金礼券。”

计划年底付费会员达300万人

据悉,超级会员畅吃卡是呷哺集团首次推出的年度付费会员卡,标志着呷哺集团正式开启付费会员的经营模式,迎来全新的业绩增长引擎。未来,呷哺集团的营收将从单一的正常经营转变为“正常经营+付费会员”的双重营收模式。随着会员黏性的持续增强,预计会员年复购次数将提升至三次以上。

“根据呷哺集团目前的会员情况,我们初步计划付费会员到今年年底达到300万人,力争达到800万人的目标,届时,仅付费会员这一项收入即可达6亿元至16亿元。”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呷哺集团的总会员数目前为3200万人,今年年底会员数将达4000万人,计划到2026年达到6400万人。

“一方面,多品牌、跨品牌付费会员的模式可为不同品牌、新开门店、新增品牌做引流;另一方面,服务于集团付费会员可以拉近我们与消费者的距离。”上述负责人表示,以往公司发布重要信息,比如新开门店、新增菜品,都要通过媒介渠道才能让消费者知晓,而集团付费会员上线之后,可以用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与消费者做最短、最快、最有效的沟通。

做好付费会员制难在哪儿

与免费会员相比,付费会员的群体一般对品牌有更高的忠诚度,并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优惠服务。付费会员相比免费会员将带来更高的消费频次、忠诚度、消费金额,从而助力餐饮企业达成更多的营业收入。

“开启付费会员模式,呷哺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内早已有餐饮企业在做,而且成效不错。付费会员制是一种更好‘锁定’顾客,并提高复购率的方式。但要做好付费会员制仍有两个难点:首先考验的是相关餐饮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其次,付费会员制是否能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即付费能否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优惠折扣,或其他的增值服务。这两点是餐企能否把会员制做成功的关键。”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在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看来,呷哺集团此次聚焦会员数字化营销,可有效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增强后疫情时代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还可极大满足时下消费者的就餐需求,带来更高的复购率、品牌忠诚度和黏性,是数字化助力餐饮消费复苏很好的实践与探索。

云程还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复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头部餐饮企业在率先探索最新的数字化举措,助力餐饮消费复苏增长的同时,也将有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呷哺集团认为,要想做好付费会员制,满足顾客的性价比及尊享体验需求是最大的难点,集团也将从多个方面提供支持。“自呷哺集团多品牌会员系统上线后,会员数字营销已成为我们营销发展的主轴,未来集团将继续深耕会员系统。”呷哺集团创始人、董事贺光启表示,数字化将引领餐饮行业的迭代发展,集团正在下一盘数字化大棋。下一步,呷哺集团计划以亿元级资金投入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包括采购品控、仓储配送、营运管理、数字营销等领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苏泰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开展爱心捐赠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