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1日,福建省“四五”计划时期的最大水电工程——安砂水电工程,第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五十年来,安砂水电厂在奔腾的江河与寂静的群山之间,将万顷碧波转化为点亮万家灯火的能量,让汩汩流水化作驱动时代进步的轰鸣。

创业维艰 险滩筑坝启征程
“九龙十八滩,滩滩鬼门关。”一首船工号子,道尽了闽水第一险的凶险。“治水降龙”成为了沿岸百姓千百年来的夙愿。
1969年6月,“小三线时期”建设正酣,为满足福建省工农业生产用电的迫切需求,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兴建安砂水电站,当年11月,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队进驻安砂,对安砂水电站工程进行勘测。
“那时候条件真的很艰苦,没有公路,不管走山路还是坐小木船,都需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安砂。但大家在‘工业学大庆’精神的鼓舞下,想着一定要把水电站建起来,为地方发展出力。”电厂第一批员工回忆起那段岁月,满怀感慨。
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条件有限的年代,数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汇聚于福建省永安县安砂公社。他们吃着粗茶淡饭,住着简易竹片房,依靠肩挑手提,在艰苦的条件下,心怀梦想、艰苦创业,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在悬崖上凿路,在激流中筑坝,以勤劳智慧和精神伟力,创造了“险滩变平湖”的工程奇迹。
1975年8月8日,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安砂水电站;9月12日,水库下闸蓄水;10月28日,第一台机组启动并网,开始源源不断向八闽大地输送急需的电能。1978年10月22日,随着第三台机组投产,意味着历时8年多的安砂水电站工程竣工。
企业升级 与时俱进立潮头
建厂之初,安砂水电厂是福建省单站装机最大、规模第二的水电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站由建设期步入运营期后,着力开展设备整治、安全生产规范化和企业管理升级等活动,始终与时代同频,勇立改革发展的潮头。
1990年8月,安砂水电厂被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和生产委员会批准为国家二级企业,这一时刻也成为企业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时刻之一。
荣誉的获得来之不易。当时,能源部规定参评企业的装机容量须达到20万千瓦以上,而安砂水电厂的装机规模并未达到这项“硬指标”。尽管规模不占优势,但当时的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走在电力系统前列,凭借着过硬的综合实力,成功突破了门槛限制,成为“厂小志气大、厂小贡献大”最为生动的诠释。
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征程中,安砂水电厂从不故步自封,从不安于现状。20世纪九十年代,该厂建设了全省电力系统首家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记录位居全国装机10万千瓦以上电厂的榜首,连续多年获得省电力工业局水电厂安全评估第一名,也是福建省首批“一流水力发电厂”和首家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水电厂。
应时代需求而生,顺时代潮流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为适应当时的发展政策和需求,企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业务涉及发电、供电、运维、检修技改工程等领域,成为那段特定时期与时代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强基固本 提质增效行致远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干一件、像一件、成一件,是安电人一直以来的精神传承。
——强基。1999年8月和12月,银河电站两台机组相继投产发电,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幸福指数实现了质的提升。2006年、2013年和2017年分别完成安砂三台机组的更新改造,全厂水电装机容量由115兆瓦增至140.3兆瓦。依靠科技赋能,建成和完善各类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完成辅助设备系统更新改造,设备可靠性、自动化、数智化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固本。按照不同时代要求,企业相继开展“双达标”“创一流”“创无违章企业”“创本质安全五星级企业”和安全治本攻坚等活动,抓好安全管理、抓实设备治理、抓优环境整治,总结提炼了具有安电特色的“方圆”安全文化理念。截至2025年11月3日,企业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500天,居全国中型以上水电厂前列。
——提质。大力推进企业管理改革,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动力,提升软硬件实力。制定实施创大庆企业规划,开展争创国家二级企业活动以及“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创建一流活动”,探索建立完善电站和流域集控管控模式,实施“老旧设备、厂容厂貌、生产值班设施”三年整治行动和系列国企改革行动,完善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推动老厂“颜值”与“实力”双提升。
——增效。写好“水文章”,打好“风算盘”,推进“光增量”,做优流域集控,持续提升企业效益的“含金量”。通过实施小流量补偿泄流与流域电站群协同调度,沙溪流域梯级电站发电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建厂以来,累计发电量超300亿千瓦时,连续多年获评永安市“纳税明星企业”称号,为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华电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出现罕见的四季连汛情况下,全年泄洪176天,企业在统筹好防汛安全和优化经济调度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发电效益,发电量和利润总额均创投产以来历史最高。
——守护。坚持“稳”字当头,“预”字为先,企业注重加强与省市防指、属地政府和关联单位沟通会商,建立上下游防洪安全沟通协调机制,建成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智能控制系统和沙溪流域水情测报系统,全面筑牢防洪防汛“安全堤”。先后成功防御2次超百年一遇、1次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和2次超20年一遇洪水,在防洪减灾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全力践行龙头水库“兴利减灾、造福一方”的初心使命。
转型跨越 致力发展谱新篇
时代在变,企业致力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不变。作为沙溪流域龙头水库电站,安砂水电厂应时代而生,乘改革而进,于新时代新征程上发展转型,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特别是自2014年起,企业根据电力行业发展要求,顺应能源转型变革趋势,以流域集控中心建设运营为立足点,以陆上风电开发和光伏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勇毅向清洁能源领域进军。
2019年5月,三明地区首个风电场---宁化鸡公岽48兆瓦风电项目全面投产发电;2020年4月1日,华电沙溪流域集控中心正式投入运行;2022年11月,全面实现集控中心对7个受控厂站的电站监控和水电一体化经济调度。2021年至今,先后建成投产宁化经济开发区、宁化奔鹿纺织和永安中军钢构分布式光伏项目;2023年以来,开展安砂水库改扩建前期论证;2024年,宁化两个集中式光伏列入福建省开发建设方案……
“我们厂现在不仅有水电,还有风电和光伏,真正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一位年轻的职工自豪地说。
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的接续努力,如今的安电已形成“水风光+流域集控”的发展新格局,全厂上下围绕“龙头水库、流域、新能源”全力谋发展。
党建引领 初心如磐担使命
改革发展硕果累累、厂容厂貌焕然一新、成长通道畅通多元、职工福祉持续提升……一份份亮眼答卷的背后,离不开厂党委的坚强领导。
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该厂党委大力实施“安居乐业”工程,相继建成永安南大路离退休职工生活基地和城区中山新村、马夷口职工住宅楼和单身公寓,企业本部搬迁永安城区办公,倾力将职工的所思所盼落到实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倡导“三公”氛围、简单关系和愉快工作,用心用情用功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曾获评“福建省幸福企业试点单位”和“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坚持主动融入属地、行业生态圈,塑造良好社会形象。企业将绿色能源开发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为宁化县畲乡铺就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党建联建、教育帮扶、修路便民、消费助农等有力举措,多维发力、精准施策,2012年以来累计捐赠超3600万元,持续为地方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华电力量”。
全国电力工业大庆式企业、一流水力发电厂、五一劳动奖状以及中国华电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一项项成就和荣誉的背后,是一代代安电人创新奋进、奋勇争先的生动注脚。
“我厂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历届领导班子和每一位职工的努力,也离不开地方的支持。我们将接续努力,续写华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安砂水电厂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夏曙光表示。
50年,再出发。安砂水电厂将传承创新,勇毅前行,奋力书写好“龙头水库、流域、新能源”三篇文章,努力建设平安、实力、活力、和谐、美丽“五个安电”,让“九龙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华电福建安砂水电厂 黄雯珺)
(责编:李茜)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