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国家公园 > 正文

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张添福    2018-11-08 15:13:13    中国新闻网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中包括国家公园体系建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11月3日在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举行的研讨会上说,应根据代表性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珍稀动植物物种分布区规划未来的国家公园。

当日,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智库”——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青海西宁举行,相关专家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支招”。

过去两年,在中国三江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相继挂牌后,祁连山和大熊猫两个国家公园管理局10月29日同日揭开面纱。

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说,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环境、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中国人口总量大,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区域环境保护不平衡性加大,环境污染“旧账新债”叠加,“绿色”发展任务艰巨。

“自然保护地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说,“应该提升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共识度,调动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保护。”

魏辅文认为,要确保人类生存所需的最低保护地面积,以国家公园建设为主体,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覆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尽可能保护更多的生物多样性,使有限的面积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罗鹏说,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需要科学界定保护管理目标,研究保护成效的监测评估方法,科学规范保护管理措施,要科学设计“中国最高水平”的国家公园科普展示与教育产品。

清华大学教授杨锐建议,应依托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建立中国荒野保护制度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法律框架。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国家公园 体系

上一篇: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亮红灯 保护区边界调整亟待规范
下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国家公园研究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