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江苏吴中:用美丽乡村留住“诗和远方”

2018-08-24 17:47:12    新华日报

吴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前发布《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根据计划,吴中开发区未来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目标,从六大方面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次吴中开发区下大力气从顶层设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向来只关注这里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眼前一亮。近日,记者走进吴中开发区越溪、横泾板块上林村、旺山村和张桥村三个村庄,实地探寻这些美丽乡村为快速发展的城市留下的“诗和远方”。

深挖“本土基因”

让乡村旅游走上“IP路线”

八月中旬,正是苏州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走进横泾街道上林村东林渡,一望无际的生态农田映入眼帘,碧绿的稻田在微风吹拂下送来阵阵清香。

时间闪回到七、八年前,刚合并完成的上林村还是一个设施落后、交通不发达的贫困村,道路坑坑洼洼,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随着村中人员的外流,地没人种了,房屋也没人住了,这个距离太湖只有800米的纯农业村成了典型的“空心村”。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先后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资金股份合作社以及农房合作社四个专业合作社,把村里闲置的土地、房屋、劳动力以及村民闲置的资金四项资源有效整合。”上林村党委书记席月心说,平台有效盘活了农村资源,除了房租数万元的收益,还有劳务报酬和旅游收入,村民和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今年上半年,东林渡自然村也正式被列入江苏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之一。

在席月心看来,新时期,上林村产业发展必须与“乡村旅游IP”并举,让一产、三产互惠互哺,成为融合田园性、生产性、经济性、文化性为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为此,上林村开始深挖具有“本土基因”的特色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进行产品深加工,增加农民创收。“我们正在探索把大米、横泾糟烧酒等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产业链条做大。比如村里培育的优质大米,已经吸引来‘好利来’等知名品牌关注,我们将合作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产品。”席月心介绍。

打造风情文旅小镇

“明星乡村”开启“创业2.0版”

作为在多年前就在长三角小有名气的“明星乡村”,越溪街道旺山村近年来又积极引入文创项目、打造“旺山文旅风情小镇”,开启了“创业2.0版”。

“2005年前后,我们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带领钱家坞近30户村民走进杭州梅家坞学习,近年来,我们又带领村民到台湾去学习民宿经营,寻求更大的发展。”旺山村党委书记周奎元说。

从穷山沟到成功跻身国家5A级景区,旺山一直在路上。近年来,村里又投入近2亿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真正打造一个全民共享的优质旅游生态体系。2014年在钱家坞西线村落改造时,在旺山做石材生意的黄元薇看到机会,租到旺山茶博园停车场旁边的一片民居,开办起“儒林居”精品民宿。“村里的建设不断升级,我们也要顺势而为,打造有情怀的民宿,让客人来了就感觉到这里就是自己正在寻找的地方,一个心灵的家园。”黄元薇说。

“单一的依靠钱家坞农家乐,一是发展空间有限,二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升级,迫使我们必须继续转型。”周奎元说,在走出去的同时,旺山加大引进来,走向更高端、更有情怀的文旅融合路线。目前,旺山西线民宿特色街区融合乡村元素,在民宿、文创项目上精准发力,巧克力展示馆、知味恋歌咖啡馆、手工制作陶瓷体验馆等文创项目相继开馆。旺山着力打造以沿线商铺为主要载体的中心路片区、西线民宿特色街区以及钱家坞农家乐集聚区的三个主要经济片区,已初具形态。

让乡村更像乡村

因地制宜实现“咸鱼翻身”

与旺山村一山之隔的张桥村,同样三面环山,一面开口,是人们口中的“宝地”。由于地处越溪城市副中心,近年来,该村大量村民把房屋出租出去,尽管收入不低,但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带来的管理难题,让这块“宝地”给外界留下尴尬印象。

“租户素质千差万别,对村庄环境的破坏,和周边村庄的差距,让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张桥村党委书记陆华东说,从2015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张桥不断在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打造等方面下狠功夫,先后和街道派出所共同探索,在村里成立“微型派出所”,让村里的治安得到改善,又制定村规民约,对村民和租户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大大减少不文明现象,村子渐渐恢复原来恬静自然的氛围。

得益于此,张桥的文旅产业发展也悄然滋长起来:占地400余亩的张桥生态湿地月季园成了太湖旅游新亮点;“我在张桥等你”等一批网红店在这里成长;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暨女王跑苏州站在旺山张桥两村开展……但发展起来的张桥村清晰地认识到,乡村振兴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千篇一律,在和旺山“抱团”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时,还不断寻求错位发展,引入多元化的乡村业态。

“我们正在和西南交大进行对接,将利用2000平米的林场老房改造建设航空模型研发基地,不仅将航空模型的研发、生产引入,还将打造航空主题民宿,尽管是发展旅游,我们追求打造更具特色和产业链完整的模式。”陆华东介绍,“我们还把目光投向身边的苏州国际教育园,未来将回收腾退2.2万平方米的工业用房,以此打造‘大学生创业示范田’和企业总部,让生态优势真正释放出来,吸引大学生创客和优秀人才进驻。”

 
 

相关热词搜索:江苏吴中 美丽乡村

上一篇:乡村“闲”资源实现共享共赢
下一篇:灰色地带的民宿业亟须“规则”护航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