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乡村美食:让乡愁更有味道

王小川    2018-09-20 14:31:51    农民日报

民以食为天,当下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热点,乡村美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最近,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推选发布的“100个乡村美食”之所以引发社会热议,是因为钩沉起了人们心底的乡愁和“老家味道”。

乡村美食将浸润在故乡空气、水和土壤中的食材,变成独具创意的味道,体现了民众的生活美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区、各民族的饮食特色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形成了许多风味,比如“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等等。各种食材、调料和烹调技法,恰当组合而千变万化,蔚成乡村美食大家庭的洋洋大观!从农家小院到街边小吃,乡村美食不分贵贱,只要你喜欢。

乡村美食是各地乡村民众千百年来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体现和实践结晶。它超越了单纯的饮食概念,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完成了由美食向地方文化印记的转身。例如河南胡辣汤和山西平遥牛肉,传承至今已逾千年,既是当地逢年过节家家必备的菜肴,也早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凝结着浓浓乡情的乡村美食,让城里游客从“心动”到“行动”。无论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流露出的自在和惬意,还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洋溢出的丰裕和富足,乡村美食中蕴藏的,是独具故乡味道的风和尘。著名作家汪曾祺在读及苏轼“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句时,曾忆起家乡的蒌蒿,并指其“一箸入口,三春难忘,清香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河水的气味”。

乡村美食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当我们说起乡村美食,其实说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乡村美食同那山、那水、那人一样成为乡村文化的代表,当乡村美食成为一种“文化景观”,就具备了从增加就业、促进发展、吸引资本等多方面为乡村发展赋能的功能;其自身也通过创新整合,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延续生命力的有效路径。如山西面食、沙县小吃等,都成立了地方行业协会,解决了数以万计农村劳动力就业。

乡村美食是一门艺术、一种品牌。那些在灶台、餐桌上传承久远的动人味道,是我们拥有的巨大宝藏,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总结和传承。当更多的城里人开始对乡土文化心向往之,我们的“家乡味道”也将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豪感,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朝着美好的明天坚实迈进。

相关热词搜索:乡愁 乡村 味道

上一篇:把科学种田当职业追求
下一篇:乡村游富了边陲小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